几个穿吊带的年轻女孩照片直接印在招聘海报上,白纸黑字写着"月薪5000-8000"。这是在南昌大学的秋招现场,周围全是拿着简历的学生。 这张海报就摆在大学校园里,周围都是来来往往的学生。有人拍下照片发到网上,立即引发轩然大波。 海报上写着招聘主播、人事专员和剪辑师助理。主播月薪5000到8000元,其他岗位4000到6000元。所有岗位都是单休,工作时间早十晚七。 学生们看到后非常不满。有人直接质疑:这种海报怎么能够进校园?大学招聘会的标准在哪里? 涉事企业是南昌灵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面对质疑,公司HR的回应令人惊讶。对方称海报只是为了“突显女性身材”,并表示主播着装可以自主选择。 这种解释难以让人信服。在校园招聘中使用这类形象宣传,本身就极不合适。 事件发酵后,南昌大学发布了情况说明。学校承认该企业的资质经过审核,招聘岗位也符合要求。但海报内容没有经过学校报备。 校方道歉中提到,当天招聘会参与单位多,现场巡查存在疏漏。这暴露了学校在招聘活动管理上的不足。 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这样的海报能通过初步审核进入校园?企业注册了就业平台,岗位描述看起来正常,但实际宣传物料却与校园氛围严重不符。 从薪资待遇来看,这些岗位给出的报酬并不高。单休的工作制度在当下也越来越少见。这样的招聘条件配上引人争议的宣传方式,让人对企业的招聘诚意产生疑问。 大学招聘会是学生接触社会的第一道门槛。学校有责任为学生把好这道关。不能为了追求就业率,就放松对招聘企业的审核标准。 这次事件也给其他高校提了个醒。校园招聘不能只看企业资质,还要严格审查实际宣传内容。学生的就业环境需要共同维护。 事件最终以企业撤场、学校道歉告终。但暴露的问题值得深思。大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保护他们不受不良风气影响。这道防线必须守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