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纽约时报》发文:“中国正在逃离美国,即便特朗普取消对华关税,中国

烟雨评社 2025-10-24 09:54:23

10月23日,《纽约时报》发文:“中国正在逃离美国,即便特朗普取消对华关税,中国外贸企业也难再聚焦美国市场,今年上半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10.4%,美国零售销售同比跌2.3%。 《纽约时报》10 月 23 日的报道戳中了中美贸易的新变化:中国外贸企业正在悄悄 “远离” 美国市场,就算特朗普真的取消对华关税,想把这些企业再拉回来也难了。今年上半年 10.4% 的中美贸易额跌幅,配上美国零售销售 2.3% 的同比下滑,这组数据早把 “逃离” 的信号摆得明明白白。 美国市场的吸引力其实早就在关税拉锯里被磨掉了。特朗普政府从 2025 年开始多次加码关税,先是以芬太尼为由加征 20%,后来又追加到 34%,甚至还讨论过 157% 的极端税率,这让中国企业的成本直线飙升。 一家深圳的跨境电商老板算过账,以前出口美国的 3C 配件毛利率能有 20%,连续加税后利润直接被压缩到 5% 以下,稍微遇到汇率波动就亏本。更让人头疼的是政策反复,去年关税刚暂停 90 天,企业刚补了货,新的限制措施又冒出来,这种不确定性逼得大家不得不另找出路。 美国本土市场的疲软更是雪上加霜。零售销售同比跌 2.3% 的背后,是美国消费者的购买力在缩水。关税成本最终都转嫁到了美国民众身上,有数据显示,贸易战以来每个美国家庭平均多花近 1300 美元在进口商品上,钱包变瘪后,大家自然会减少非必需品消费。 中国企业发现,就算花力气保住美国订单,收款周期也从原来的 30 天拉长到 60 天甚至更久,坏账风险跟着翻倍,与其在这耗着,不如转头开拓更稳定的市场。 中国企业早就用脚投票找好了新方向。深圳盐田港的变化很能说明问题,这个承担全国超四分之一对美出口货量的港口,今年新增的 12 条航线里,只有 6 条去美国,剩下的全投向了欧洲和亚洲新兴市场。 物流企业负责人透露,公司整体货量比去年涨了近九成,其中欧洲订单增速最快,东南亚和南美市场也保持两位数增长。 浙江义乌的商户更直接,以前美国采购商能占客源的三成,现在伊朗、东南亚的采购商成了主力,AI 赋能的新产品刚上架就被抢订,这些新兴市场付款快、需求稳,比美国市场省心多了。 企业的产品赛道也在跟着市场变。不少原本做低附加值 3C 配件的企业,转头扎进了储能和车载户外品类,深圳一家跨境电商 7 月销售额同比涨了 70%,靠的就是这类新产品。 连风电这样的大装备都在加速 “出海”,南通地区今年 1 到 7 月风电产业链装备出口同比增长 238.87%,这些高端装备出口的目的地多是澳大利亚、欧洲等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美国市场早已不是首选。 全球贸易的大趋势也在推着企业转向。光明网的报告预测,2026 年全球商品贸易增速会降到 0.5%,其中北美贸易流动会成为主要拖累。 美国企业上半年为了应对关税不确定性搞过一轮 “抢购囤积”,短期内推高了进口数据,但这种虚假繁荣撑不了多久,库存积压后必然会进一步压缩需求。相比之下,2025 年前 8 个月中国对东盟、欧盟的进出口额分别增长 9.7% 和 4.3%,这些市场的稳定增长成了外贸的 “压舱石”。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白皮书早就说过,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单边主义只会损害双边关系。现在看来,中国企业用市场多元化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这种基于现实的选择,就算关税取消,也很难再逆转了。 信源:《纽约时报》

0 阅读:128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