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不认错不道歉,中方掀起第二张牌,德媒嘲讽:偷鸡不成蚀把米。 荷兰这回真是撞

椰子说历史 2025-10-24 15:38:48

荷兰不认错不道歉,中方掀起第二张牌,德媒嘲讽:偷鸡不成蚀把米。 荷兰这回真是撞上硬墙了,接管中企安世半导体,心里装着个抄底的算盘,盘子刚端起来,中方把第二张牌扔台面上,芯片供货按下暂停键,安世中国区的运营权直接回收,牌桌上的气氛一下换了味道,欧洲车厂那边感受到风向,链条上游的表单开始打问号。 社交平台翻出一句老话,偷鸡未成反失米的味道被人拿来打趣,德语媒体的版面挂着评论,读者的调门并不高,但那种看热闹的眼神透出来了,同行看人下水,笑点背后其实也是算账。 看守政府的身份摆着,离卸任只剩一段时间,突然闯进一家在中国资本架构下运行多年的公司,把总部接管掉,理由写着国家安全,国内行业里的人看公告,程序条款翻了又翻,争议点还是那几个,授权路径,评估报告,时间窗口。 安世这家公司不是新客人,闻泰科技并购后归入中资体系,股权和管理都走在明面上,税务合规也有公开记录,这会儿把旧案翻出来,给出接管决定,法律意见、公司治理、投资预期全被拉进同一张图里,媒体里出现历史类比的句子,读者对比的心理自己会去找参照系。 中方的动作没拖拉,供应侧的节奏调了,芯片对外的出货清单收一收,欧洲车企那边一些零部件序列断点出现,产能排程重新排,稀土出口的技术细则做了微调,外媒的标题把资源这个词加粗,安世中国区宣布不再听荷兰总部的指令,独立运营的组织架构上线,荷方派驻的管理人员当天就离开大楼,现场照片没公开,内部邮件能说明问题。 荷兰这边好不容易把品牌握住一个名头,实控权却够不着,生产线在哪儿,供应链在哪儿,一张表列下来都在中国,能交付的能力留在中国,留在能下单的车厂附近,离市场近一寸就多一分掌握感。 德媒《明镜》的稿子用词不轻,标题给了强烈色彩,业内读者把它当作一个风向,外界看的是一个国家在技术管理上的动作,内里看的是商业可预期性的分数。 动作做下去,沟通还在走,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拨给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的电话,通报里能看到礼貌的措辞,关切和期待写在陈述句里,通话内容里没出现道歉的表述,谈判的节奏更像在交换条件,彼此的红线在试探,字里行间读得到分寸。 对中方来讲,刺激点落在三件事上,接管的表述写成被动,责任归因留白,赔付安排看不见细化的条文,供货希望保留在谈判里,这套话术摆上桌,回应的按钮也就按下去了,程序路径走的是自己的法律和产业政策。 安世中国公司把脱钩的路径明确,国内订单继续接,工厂扩线的立项上马,和国内车企谈新合约,保交付,保节点,这些话在发布会里都出现了,图纸和设备的交付周期提前锁死,工人培训的班次加上去,配套也跟着跑。 荷兰手上以为拎到了宝,现实是技术项下的限制更紧,市场端的链条更疏,舆论场里压力上来,投资界看数字,客户看交付,银行看风险敞口,三条线汇合到同一个判断模型里。 更关键的是信用,欧洲公司在中国市场多年的关系网本来是资产,现在被放进问卷,供应链是否还愿意落在欧盟,控股中国资产是否仍有安全系数,今天是安世,明天市场会把问题抛向宁德时代在欧洲的工厂,会抛向蔚来的合作网点,风险定价被重新评估,保险条款被重新核对。 西方政治在这个阶段显露出短期投机的特征,美国法庭层面的案例也摆着,加州的判例允许在安全名义下处置在美中资资产,程序合规,商业环境的稳定性却被打薄,企业合规团队的工作量翻倍,预案从B拓展到D和F。 中欧关系这几年一直讲合作多于分歧,这个刀口下去,在欧中企得到的提醒很直接,合同写得再密,遇到国家安全条款就要进另一本手册,法务之外还得有公共事务和地缘风险的章节,流程要预先跑一遍。 所以这张第二牌不只对着荷兰打,还是立规矩,把国内法律框架下的接管和外部的接管行为做镜像,告诉所有参与者,边界清楚,资产保护有路径,资源端的工具箱也被打开,稀土出口的管理办法,芯片出货的节奏,特别港务费这类机制,组合起来就是一套规则表达,谁也不是唯一的裁判。 再把视线拉远,安世事件像一个样本,经济对抗的轮廓变得清晰,制裁对应制裁,限制对应限制,地缘标签和个人仕途彼此交织,跨国经贸体系的信任厚度在变薄,流程本来一页纸,现在要两页三页,签字的人手多了,审核的时间长了。 对中国而言,这种变化不一定构成负面局面,合作不再是单向表达,全球一体化的叙事降温,产业链内部的冗余和替代准备加速落地,芯片生产线在建在供,方案在编在迭代,要防的是政策口号和落地动作之间的错位,把公平市场挂在嘴上,落手却是紧急处置,这类反差需要被计入模型。 中欧贸易往哪儿走,看人,看组织,看谁能在美国压力下稳住,既不丢产业的信用,也不丢政治的面子,这类人物在欧洲政坛不是没有,数量够不够,能不能在关键表决里顶住,窗口期其实不长,最近几轮更替里可参考的案例有限,企业不会等答案,脚已经动起来,产线的位置会说明态度。

0 阅读:19281

评论列表

黎明·朝阳

黎明·朝阳

57
2025-10-24 20:26

荷兰带头抢中国企业资产,这出头鸟一定要痛击!要不其他坏鸟都会跟风过来也抢!

逸云

逸云

34
2025-10-24 20:55

出于国家安全问题,任何与荷兰有贸易的公司,禁止与直接与中国或者经第三方与中国发生任何贸易

用户17xxx42 回复 10-24 23:19
你这个“与”字用的挺爽!

八级大狂风 回复 10-24 23:08
听说断供稀土就能让阿斯迈息火

海阔天空

海阔天空

15
2025-10-24 20:19

能不能驱逐荷兰大使?

逸云

逸云

11
2025-10-24 20:53

基于国家安全问题,中国所有与荷兰的贸易全部禁止,任何每三方敢转卖一颗螺丝给荷兰,中国极限制裁

光中晨琴

光中晨琴

11
2025-10-24 22:43

如果欧洲的客户申请,安世中国公司可以考虑卖芯片给他们(申请下长期订单付有保证金,达成协议并付款即为同意安世中国公司的),只不过价格应比之前高,高出的部分即为客户向安世荷兰追赔的金额(这部分应先付给安世中国以抵部分损失),至于欧洲国家如何向安世荷兰追讨索赔由他的自行安排

mymtom

mymtom

11
2025-10-24 20:32

荷兰这是投机吗?是明火执仗的抢啊!不过也能理解,荷兰被美国用枪指着后脑呢!

西石

西石

8
2025-10-24 22:56

在荷兰总部只不过是空头公司,每年在世界各地的分公司还要给他输送好处,现在中国把给他输血的管都斩断了,荷兰得到了一个总部,却失去了所有分公司的资源,得不偿失的。

沈姚宏

沈姚宏

8
2025-10-24 23:39

面对外国威胁中国海外利益的时候,这次是中国拿荷兰来立威的好机会,把荷兰往死里打,外国才能敬畏中国

用户45xxx32

用户45xxx32

5
2025-10-25 00:12

荷兰品牌:壳牌(加油站,润滑油等),联合利华(清杨洗发水等生活用品),飞利浦,喜力啤酒

用户10xxx48 回复 10-25 01:23
多多暴光一些,咱老百姓就认这个死理:别对强盗客气!

小彬

小彬

4
2025-10-24 23:03

灭荷兰一国,敬告世界各国,中国资产不可抢。 对付豺狼强盗,直接打死。

观海听涛

观海听涛

3
2025-10-25 04:23

没什么好说的,实控人不承认、不接受荷兰政府的强盗行经,夺回公司控制权。

龙的传人

龙的传人

2
2025-10-25 00:54

读着很别扭的中文,异常

快乐人生

快乐人生

2
2025-10-25 01:15

有机会直接一脚把荷兰豆踩死

ILNBA

ILNBA

2
2025-10-25 00:27

准备发动战争入侵荷兰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老君

老君

2
2025-10-25 00:05

稀土日本能坚持半年以上。日本建立了废旧产品的里的材料回收设施,

用户10xxx93

用户10xxx93

1
2025-10-25 00:38

灭了荷兰,一个屁大国家

牛生生

牛生生

1
2025-10-25 00:36

跟鬼子只有挙头硬,才能讲道理

椰子说历史

椰子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