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欧盟和俄罗斯同时宣布了 10月23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社交媒体宣布,欧盟成员国一致通过第19轮对俄制裁,首次把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纳入禁令,从2027年起不再让任何一船俄液化天然气靠岸。几乎同时,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回应:欧盟能打的牌已经打完,再往上加码只剩空炮,莫斯科会按自己的节奏反制。 过去一年半,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占欧盟进口量约8%,看似不多,却是欧洲急缺调峰气的救命瓶。俄企靠这部分现货高价,每天净赚超4000万美元,补贴前线开支。欧盟此次把短约设6个月缓冲,长约拖到2027年,是想用时间差给自己找新气源,也给俄罗斯企业慢慢失血。 更关键的是,制裁把能源去俄最后一格拼图也摆上,却拼不上现实,欧洲LNG接收站利用率已超90%,美国和卡塔尔新增产能2026年前上不来。而俄企正把原本卖给欧洲的1600万吨现货转向中国和印度买家压价10%也照单全收。欧盟想用四年缓冲期软着陆,却可能先被自己的电价和通胀绊倒。 写到这我有两点疑问 第一,欧盟真能在四年里找到等量低价气? 第二,俄罗斯少了欧洲市场,会不会干脆关阀门让气田减产,把全球气价再抬上天? 实际上2024年俄罗斯已提前布局北极2号和西伯利亚3号两大LNG项目,70%产能签了亚洲25年长协,价格比欧洲合同低三成,但锁量也锁风险。同时,欧洲工业巨头巴斯夫和壳牌相继宣布在北美和中东参股新建LNG液化线,最快2026年底投产。 显然双方都在换轨道,四年后碰面时,欧洲气价大概率回不到俄乌冲突前,但也不会出现断气休克,俄罗斯液化气出口量可能略降,却靠亚洲稳住现金流。 所以这场制裁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欧盟咬牙往前跑,俄罗斯提前换道,真正喘粗气的是欧洲工厂和老百姓的账单。 下一轮,欧盟还能制裁什么?俄反制会不会先拿输欧剩余管道气开刀?悬念留给时间,也留给你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