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万亿元投资绘就“十四五”发展新蓝图

新浪财经 2025-10-25 00:54:14

转自:中国经济导报

三峡恒基能脉瓜州“光热+”项目建设现场。该项目是全球首个“双塔一机”光热储能电站,于2025年10月进入全系统试运行。甘肃省发展改革委/供图

本报记者|王斌

如果驱车穿越陇原大地,你会看到天陇铁路的桥隧穿山越岭,庆阳数据中心的机柜灯火闪烁,兰州城市的“大氧吧”郁郁葱葱……这一切蓬勃景象,都源于一个共同的引擎——重大项目投资。“十四五”以来,甘肃以“项目为王”的理念,掀起“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的热潮,用实实在在的投资,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铺设了一条坚实的“快车道”。

“十四五”期间,甘肃以“唯旗必夺”的奋发姿态,打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各类政策性资金规模连续四年创新高,亿元以上重大项目连续四年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这组“双连增”的数据,如同强劲的心跳,为稳住全省经济大盘提供了最关键的支撑。

这场轰轰烈烈的项目建设,具体改变了什么?

交通网越织越密。“两横七纵”运输大动脉加快成型,银西高铁等相继通车,以兰州为中心的“鱼刺状”铁路网让出行四通八达。高速公路覆盖更广,庆阳华池、武威民勤等通用机场建成,民航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甘肃的“朋友圈”越扩越大。

水安全保障更强。凉州调蓄工程、景电二期提质增效等一批水利命脉工程建成通水,如同为陇原大地接通了“新血管”,优化了区域水网格局,让城乡供水更安全、更可靠。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国家投入325亿元资金,支持了1015个城市地下管网和保障性安居工程项目。这不仅是一场城市的“里子”革命,保障了水电气暖安全,更通过改造老旧小区和棚户区,圆了无数家庭的“安居梦”。

社会服务短板加速补齐。上海一院酒泉医院等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成投运,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顶尖医疗服务。甘肃简牍博物馆、兰州水墨丹霞等重大文旅工程投入使用,成为引客入甘的“新名片”,持续提升着人民的幸福感。

新基建步伐铿锵。在庆阳,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建设蹄疾步稳,已建成3.1万个标准机架和全国首个国产万卡集群。智谱清言、百度等AI巨头集聚,一个人工智能产业生态链正在西部快速崛起,为甘肃插上“数字翅膀”。

生态屏障更加牢固。从祁连山到秦岭,从石羊河到陇中黄土高原,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和水土治理项目扎实推进。尤其是兰州南北两山的绿化成果,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大氧吧”,守护着黄河之滨的蓝天绿水。

大项目引领大发展,大投资带动大跨越。“‘十四五’打下的坚实基础,正转化为甘肃省迈向未来的强大底气。下一步,甘肃省将继续调度好、服务好项目建设,让投资的活力持续迸发,综合效益不断提高,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绘就更加壮丽的发展新篇章。”甘肃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达选祥表示。

0 阅读: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