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宣布了 ​据新华网2025年10月25日报道,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宣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26 00:48:32

哈萨克斯坦宣布了 ​据新华网2025年10月25日报道,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宣布了一个让人振奋的消息,他说自从2019年以来,哈萨克斯坦的经济总共增长了16%,这真是个了不起的成绩。 没人知道这16%的增长里,藏着托卡耶夫这几年啃下的“硬骨头”。2019年他刚掌舵时,哈萨克斯坦还陷在“石油依赖症”里——原油出口占总出口的一半以上,国际油价跌一块,国库就少赚5.7亿美元,制造业几乎是空白,连日常家电都得靠进口。当时有经济学家泼冷水:“这就是个捧着资源饭碗的国家,撑不了几年。” 托卡耶夫没跟人争辩,转头就烧了三把火。第一把火就烧向制度,2023年推出《非法取得资产返还法》,硬是追回29亿美元被挪用的资金,又在2024年下了“经济自由化”总统令,砍了一堆行政审批,连外资建厂的手续都改成了“一站式数字办理”。有中资老板去阿拉木图开厂,以前要跑半年的流程,现在三周就办完,忍不住感慨:“这效率跟以前比像换了个国家。” 第二把火扑向基建和物流。哈萨克斯坦是内陆国,物流曾是死穴,托卡耶夫咬牙砸钱修通道,光是中哈共建的里海集装箱枢纽,今年6月启用后年吞吐量就达6.6万标箱,成了里海最大的货运中心。现在中国到欧洲的货,80%都得走哈萨克斯坦的铁路,阿拉木图的货运站里,以前冷清的站台现在24小时都有列车进出,搬运工的工资涨了近一倍,不少农村小伙都来这儿找活干。 最关键的是第三把火——给经济“去石油化”。他逼着政府砍能源补贴,把省下来的钱投进制造业,2025年前7个月制造业投资直接涨了40%。阿拉木图新建的多品牌汽车厂就是样板,投资2000亿坚戈,能造长城、奇瑞的车型,一开工就招了3600个工人,以前只能去油田打工的年轻人,现在穿上工装成了技术员。运输和建筑业也跟着活了,前者增速飙到22.7%,后者涨18.4%,道路、学校建得热火朝天。 这几年的变化,普通哈萨克人感受最真切。阿斯塔纳的会计艾丽娜,以前只会俄语和哈萨克语,去年报了中文班,现在月薪能拿到3万人民币,还被几家中资企业抢着要。她说:“身边做跨境贸易的朋友越来越多,数字货币结算下个月试点,手续费从3%砍到0.5%,以后做生意更方便了。”连IMF都给了肯定,预测2025年哈萨克斯坦人均GDP能到14770美元,超过俄罗斯,成了前苏联国家里的头一名。 但托卡耶夫自己清楚,这16%的增长下藏着暗礁。石油出口占比虽然降了点,还是高达53%,油价一波动,国库就得紧张;上半年通胀压力越来越大,政府只能收紧货币政策,想把通胀压回4%到6%的目标区间。更头疼的是能源出口通道,80%的石油还得靠俄罗斯的管道运,万一出点岔子,损失不堪设想。他最近一直在推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就是想多留条后路。 说白了,这16%的增长,是托卡耶夫踩准了“一带一路”的机遇,也赌对了多元化的方向。但资源依赖的老问题没根治,制度改革也得接着啃。现在的哈萨克斯坦,就像刚上轨道的列车,跑得挺快,可能不能稳着跑下去,还得看后续的刹车和方向控制。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