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评论员郭正亮说的非常明确,大陆不要让连战、马英九、宋楚瑜、郑丽文等人忽悠了,

史鉴奇谈 2025-10-26 10:05:58

台湾评论员郭正亮说的非常明确,大陆不要让连战、马英九、宋楚瑜、郑丽文等人忽悠了,他们只想两岸维持和平,从不谈统一,拖延时间,多赚点大陆钱,我们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陆领导人必须解决台湾回归问题,不能再拖了。   马英九任内虽然推动了两岸ECFA协议,让两岸贸易额大幅增长,但从头到尾没在“统一”议题上有过实质动作。   他卸任后多次来大陆祭祖、交流,聊的也多是历史、文化,避开了最核心的统一问题。   宋楚瑜这些年更是频繁来往两岸,每次来都强调“和平发展”,可一说到统一就打太极。   郑丽文作为偏蓝阵营的评论员,平时对民进党批评不少,却也很少主动提“两岸统一”的具体路径。   他们这套打法,本质上是抓住了大陆重视两岸和平的心态,用“维持和平”当挡箭牌,拖延统一进程。   一边享受着大陆市场带来的红利,比如台湾的农产品能免税进入大陆,台商在大陆投资能享受优惠政策;另一边又在统一问题上含糊其辞,甚至暗中迎合岛内“维持现状”的主流民意。   这种做法让两岸关系始终停留在“交流”层面,没法向“统一”迈进。   郭正亮提到“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大陆领导人必须解决台湾回归问题”,这话其实点出了两岸关系的核心矛盾——台湾问题不能无限期拖延。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始,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就一直是大陆的核心目标。   上世纪五十年代,大陆就曾积极推动两岸统一,只是受当时国际形势和国内条件影响,没能完成这一夙愿。   后来随着两岸交流增多,大陆始终秉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希望通过和平方式实现统一,这才给了“只谈和平不谈统一”的势力生存空间。   可这么多年过去,这些人不仅没推动统一进程,反而把“维持现状”变成了一种惯性。   他们嘴上说“反对台独”,却也不支持统一,实质是在走“隐性台独”的路线,只不过包装得更温和。   这种拖延对国家利益损害极大。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事实,也是基于历史、法律、文化和国际关系准则的铁律。   但长期的“维持现状”,让岛内不少年轻人对“一个中国”认同逐渐淡化,甚至被民进党灌输“台独”思想。   民进党当局更是借着这种拖延,不断勾连外部势力,购买武器、搞“去中国化”,试图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如果继续任由连战、马英九这些人用“和平”当幌子拖延时间,只会给“台独”势力更多可乘之机,让统一变得更困难。   大陆这边其实早就看清了这种套路。近年来,大陆在推动两岸交流的同时,也不断强调“绝不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留下任何空间”。   比如在经济上,大陆调整了对台农产品采购政策,不再一味让利,而是让优惠政策真正惠及台湾普通民众,而非少数既得利益者。   在政治上,大陆明确表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但也绝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   这些举措都是在打破“只谈和平不谈统一”的虚假平衡,让两岸关系回归到“统一”这个核心议题上。   郭正亮的提醒,其实也是在呼吁两岸有识之士认清现实:和平很重要,但统一才是最终目标。   没有统一的和平,只是暂时的稳定,随时可能被“台独”势力和外部势力打破。   大陆领导人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放在重要位置,从不是说说而已。   从推动两岸经济融合,到出台《反分裂国家法》,再到在国际上坚决维护一个中国原则,每一步都是为了最终实现统一。   现在的问题不是要不要统一,而是怎么尽快实现统一。   那些还在想着“拖延时间多赚钱”的人,该醒醒了。大陆不会再任由统一进程无限期拖延,台湾也不可能永远游离在国家统一之外。   随着大陆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完全统一的条件越来越成熟。   任何试图用“和平”当幌子拖延统一的伎俩,最终都会被历史抛弃。   台湾回归祖国怀抱,实现国家完全统一,是历史必然,也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这个目标不会因为某些人的忽悠和拖延就改变,只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接近实现。

0 阅读:99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