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鞠萍向丈夫提出了离婚,丈夫却提出孩子和钱只能带走一样。鞠萍一听就知道

叁号知识局 2025-10-28 18:31:18

1999年,鞠萍向丈夫提出了离婚,丈夫却提出孩子和钱只能带走一样。鞠萍一听就知道他打的什么主意。可鞠萍不忍孩子留在这里,最终放弃了财产。   麻烦看官们右上角点击一下“ 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66年鞠萍出生在北京,一个普通到再普通不过的家庭,父亲在餐厅干活,母亲在纺织厂值夜班。家里没钱买琴,她就在桌子上画琴键练习。   十几岁那年,她进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银河少年合唱团,八年时间,学唱歌、录节目、跑演出,那时候就有人说这姑娘将来肯定能红。   1984年毕业,她被央视青少部特批录用,成了第一位专职少儿节目主持人。那一年,她十九岁,笑容干净得像午后的阳光。   红是红了,但红也带来了另一种孤独,她在台上陪着全国的小朋友做游戏、讲故事,台下却连一顿安稳的家常饭都难吃上。   1991年,她在鞋店遇见蒋启星,对方认出了她,笑得很有礼貌,也有点笨拙。那时候的鞠萍,喜欢他的真诚,恋爱时他给她寄鞋子,一寄就是二十多双。可婚后的生活,却没有故事书里那样温柔。   孩子出生后,她上节目、写稿、剪片,几乎不在家。蒋启星的生意一塌糊涂,脾气也越来越坏,家里常年冷战,连孩子的笑声都被吵没了。   1999年,她决定离婚,对方摆出条件——孩子和钱,只能带走一样,她没犹豫,带走了孩子。那天她抱着儿子离开家,天黑得像墨,街上路灯稀疏。   她身上只有一笔不多的积蓄,连家具都不要,搬进单位宿舍那晚,屋里空得能听见回音,儿子问她:“妈妈,我们的家呢?”她指着那盏还亮着的台灯说:“这就是家。”   生活重新开始,没有书架,她拆开电视机的纸箱,用美工刀裁成隔板粘在一起。儿子趴在旁边,用彩笔在纸板上画窗户,那天晚上,她看着他的小手认真地描边,突然觉得日子也没那么可怕。   后来她每次去台里,都背个布袋子,专捡别人不要的硬纸板和包装盒。那是她生活的小秘密——别人看是垃圾,她看是家。   她给儿子做饭,最拿手的是鸡蛋面,清晨五点多,她一边煮面一边改节目稿,锅里的面咕嘟咕嘟冒泡。   儿子起床闻着香味笑,抱着她的胳膊说想加火腿。她从冰箱拿出一根,切成薄片铺在面上,那份幸福简单得几乎透明,晚上她检查作业,儿子递来半块巧克力,她笑着说留着明天吃。那半块巧克力在冰箱里放了好几天,她舍不得动。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十多年,她在节目里当全国孩子的姐姐,在生活里当一个孤军作战的母亲。   她从来没抱怨过命运,只是在舞台下偷偷补妆,让眼睛看起来亮一点。后来儿子渐渐长大,她也学会了不去回头。   直到一个冬天,她在医院陪儿子打点滴,遇见了杨硕——一个开建材店的邻居。那天他送来一杯热姜茶,她接过时,掌心被烫得发烫,心也暖了。   杨硕不是浪漫的人,却懂得生活的温度,下班后他带儿子去放风筝,假期一家三口去郊外野餐。   鞠萍第一次发现,原来生活也能有笑声,不是那种舞台上的,而是家里油烟味里的。后来,她再婚,杨硕像对亲儿子一样疼蒋翼遥,帮他选学校、选专业,还常在饭桌上逗鞠萍笑,那一年,她四十多岁,终于有了被人心疼的踏实。   如今她退休了,早上跟杨硕去公园打太极,下午晒太阳种花,儿子在国外读书,每年回国都给她带礼物。   她最爱的是那条浅粉色围巾,说那颜色像她年轻时《七巧板》里的舞台布景,每次儿子看旧照片,总爱指着年轻的她笑:“妈,你那时候真漂亮。”杨硕在旁边接话:“现在更漂亮。”她笑着去打他,眼泪却在眼角转了一圈。   鞠萍这辈子,没做过惊天动地的大事,却把每一个普通的日子都过成了勇气。她失去过、哭过、忙到深夜、也笑着撑到天亮。   她说:“人生没有完美的选择,只有选了之后还肯继续努力的人,”如今的她,眼里依旧有光,只是那光不再是舞台打来的,而是岁月自己照亮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11
叁号知识局

叁号知识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