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稀土。10年前中国因日本国有化钓鱼岛暂停对其稀土出口,从那时起,

惜陈谈娱乐 2025-10-30 21:56:27

以史为鉴,可以知稀土。10年前中国因日本国有化钓鱼岛暂停对其稀土出口,从那时起,美国就发誓要摆脱中国稀土控制。 2012年9月,日本宣布将钓鱼岛国有化,中国随即采取反制措施,暂停稀土对日出口。这一举措让依赖中国稀土的日本产业陷入恐慌,也给美国敲响了警钟。 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当即表态,要推动美国稀土产业自主,国会随后出台多项法案,划拨资金支持本土稀土开采与提炼。 可十年过去,美国的“去中国化”计划并未如愿。2023年数据显示,美国开采的稀土矿,仍有80%以上需运到中国进行提炼加工。 核心问题出在提炼环节。稀土提炼工艺复杂,分离单一稀土元素难度极大,中国掌握着全球最先进的分离提纯技术,拥有数千项相关专利。 全球稀土提炼产能中,中国占比超75%,且能将提炼纯度控制在99.99%以上,这一精度是高端制造的关键要求,其他国家短期内难以企及。 美国本土并非没有稀土矿,但其开采面临巨大的环保阻力。内华达州的芒廷帕斯稀土矿,曾因污染问题被关停,重启后仍频繁遭遇环保诉讼。 矿山建设周期也远超预期,从勘探到投产至少需要5-8年,而提炼厂的建设同样复杂,美国目前仅有的几家小型提炼厂,产能不足全球的1%。 特朗普在澳大利亚签署稀土矿协议时的豪言,忽视了产业链的完整性。澳大利亚虽有丰富稀土矿,但同样缺乏提炼能力,最终仍需寻求中国合作。 日本的尝试更能说明问题。过去十年,日本砸重金在澳大利亚、越南布局稀土矿,却因提炼技术不过关,产出的稀土精矿仍要运往中国加工。 稀土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导弹制导系统等高端制造,都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谁掌握提炼环节,谁就掌握产业链话语权。 网友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说美国是“只知挖矿,不懂炼金”,也有人感慨中国稀土产业的布局远见。这种争议背后,是对产业链深度的认知差异。 美国并非没有意识到问题,但其产业空心化导致制造业配套不足,环保政策又限制了本土提炼厂建设,短期内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中国早已不是单纯依赖资源出口,而是通过技术壁垒和全链条布局,占据了稀土产业的核心环节。这种优势,不是靠短期资金投入就能复制的。 未来,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稀土需求将持续增长。美国若想真正摆脱依赖,不仅需要解决技术和产能问题,还得平衡环保与产业发展的矛盾。 但从目前来看,这一过程至少还需要10-15年。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短期内仍难以被撼动,这也给其他国家敲响了产业链自主的警钟。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或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1
惜陈谈娱乐

惜陈谈娱乐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