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环境!”10月29日,天津,小区原本用来防盗的尖刺上,整整齐齐地插满了金黄

小史善始善终 2025-10-31 10:58:40

“影响环境!”10月29日,天津,小区原本用来防盗的尖刺上,整整齐齐地插满了金黄的烧饼和白胖的馒头,这些主食在秋日阳光下构成了一幅奇特的画面,引得过往居民纷纷驻足,网友:防贼又晒粮。[得意] 这些食物都是由一位邻居专门收集而来,这位居民平时会在小区及周边寻找被丢弃的食品,然后将它们带回小区,巧妙地利用围墙防盗刺进行晾晒,待食物完全晒干后,再统一卖给回收站点换取收入。 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已经多次上门与老人沟通,在公共区域晾晒食物,不仅可能滋生细菌,还会影响小区整体环境,他们表示会尽快清理这些食物,同时也在寻找更妥善的解决方式。 一些城市已经开始探索食物回收的创新模式,有的社区设置了专门的食品回收点,将可食用的剩余食品分发给需要的人;有的则建立了堆肥处理系统,将不可食用的厨余垃圾转化为有机肥料。这些做法既环保又实用,为解决问题提供了新思路。 对于那位在围墙上晾晒食物的老人,我们需要理解他珍惜食物的心情,也要引导他采取更合适的方式,或许社区可以开辟专门的晾晒区域,或者帮助他联系更规范的回收渠道,这样既尊重了他的劳动,也维护了小区环境。 在我国很多地方,特别是经历过困难时期的老一辈人,他们往往对食物怀着深深的珍惜之情,这种将看似无用的食物重新利用的做法,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也反映出部分老年人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增加收入的现实需求。 最近天津小区围墙上插满烧饼馒头这事儿,在网上可真是炸开了锅,网友们你一言我一语,说什么的都有,特别有意思。 “大爷这是把防盗刺开发出新功能了,一举两得,既防贼又晒粮,简直是生活智慧家!” “第一次见这么有烟火气的围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什么新式艺术展呢。” “这大夏天的,食物这么晒着容易变质招虫子,万一掉下来砸到人多不好。” “虽然理解大爷想省点钱,但确实要考虑公共卫生。” “我们小区孩子多,经常在围墙边上玩,真怕孩子们好奇去碰这些吃的。” “要不是生活不易,谁愿意这么折腾?看着挺心酸的,大家多些理解吧。” “理解归理解,但方法不对,这样晒东西确实影响小区环境,居委会劝阻是对的。” “社区能不能帮大爷联系个更合适的地方?比如楼顶阳台什么的,既不影响别人,也能让大爷继续他的‘事业’。” “其实可以设立个规范的回收点,既能帮助像大爷这样的居民,又能保持环境整洁。” “老年人的一些做法年轻人可能不理解,但背后是不是有他们的难处?” 如果这事儿发生在你们小区,你会怎么看待?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既能照顾到大爷的需求,又能维护好小区环境?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信源:新京报

0 阅读:94
小史善始善终

小史善始善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