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京京遭品鉴官组团举报:从3分收益到顶流,流量风口下的人性暗涌 刚刷到苗京京被头条品鉴官组团举报的消息,我手里的手机都差点没拿稳。这才七个月啊,年初还在为头条首月三分钱收益发愁的家庭主妇,转眼靠“京京体”火成全网顶流,现在却被揪着“没标点”“口水文”的由头投诉,流量这把刀,真是说割人就割人。 说真的,苗京京的崛起我一路看在眼里。38岁的初中学历主妇,按理说在自媒体圈没啥优势,可她偏偏靠那些带空格的短句火了。她写的“素老三系列”我每篇都追,单亲保姆炖鸡汤时偷偷给住院儿子留半碗,下雪天捡菜叶被雇主误会偷菜,那些藏在细节里的烟火气,比很多华丽的文章都戳心。她最拼的时候凌晨五点爬起来写稿,一天发六篇,精准卡着平台活跃时段,家里两套小户型都改成了存读者来信的仓库,这种勤奋换谁看了不佩服? 可火起来没俩月,举报就来了。先是有人说她的“京京体”没标点符号不合规范,后来品鉴官直接抱团投诉,说她写的是流水账,根本算不上文学作品。苗京京七月时还发文硬气回应,问是不是“苗京京”这名字自带流量,现在看着那些密集的举报信息,估计也只剩无奈了。 这事儿让我想起小区里开早餐店的张姐。前两年大家都在抱怨生意不好做,张姐琢磨着改良了杂粮煎饼,每天起早贪黑研究配方,后来排队的人能绕半条街。结果没俩月,就有人举报她占道经营,其实以前大家都在路边摆桌子,就她火了之后“规矩”突然严了。跟苗京京的遭遇多像啊,都是身边人突然冒了头,就有人坐不住了。 我在自媒体群里见过更直白的。之前一群人天天抱团吐槽收益低,有个姑娘学苗京京写身边事,突然一篇爆了十万赞,群里立马安静了。没过几天就有人匿名举报她抄袭,查来查去根本没这事儿,最后那姑娘无奈退了群。你看,远在屏幕那头的大V赚多少钱大家都羡慕,可身边一起摸爬的人突然吃到红利,嫉妒心就藏不住了。 有人说苗京京的文章算不上文学,可读者要的从来不是长篇大论。她写离婚女人攒钱给前夫治病,写外卖员帮孤寡老人修灯泡,那些普通人的悲欢离合,比空洞的大道理实在多了。再说她的真诚是装不出来的,粉丝的每条评论都认真回,不像有的博主全靠模板回复,这种情感连接才是她能写出9.3亿阅读爆款的原因啊。 抖音上有个比喻说得特到位:嫉妒别人成功,就像盯着邻居的花园生气,却荒废了自己的土地。苗京京遭举报这事儿,说白了就是她从“跪着”挣三分钱的普通人,突然站起来捡了“金疙瘩”,刺痛了那些还在原地的人。那些骂她“没文化”的人,说不定转头就学着她的风格写稿,只是没人家那份踏实劲儿。 现在再刷苗京京的主页,她还在更新“素老三”的故事,只是评论区里少了些热闹。从三分收益到顶流,再到被组团举报,她这七个月尝遍了流量的甜与苦。 其实流量从不是原罪,真正扎心的是人性里的那点狭隘。见不得身边人好的心态,只会困住自己。苗京京就算被举报,那些打动人心的文字还在,这就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