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男孩意外撞击后被诊断有肿瘤,被县医院切除几乎全部消化系统 当一个10岁的孩子躺在病床上,身上插满各种管子,未来只能靠营养液维持生命时,任谁看了都会心头一紧。山东这个男孩,只是在学校意外被撞了一下,却被诊断出腹腔肿瘤,接着在县医院经历了一场几乎切除全部消化系统的手术——十二指肠、胰腺、大部分胃都没了,一个本该活蹦乱跳的孩子,人生轨迹就这么被彻底改写。 成武县卫健局一句“医院存在问题 已立案”,像是给这出悲剧划了个逗号,但在孩子和家长心里,这道伤口恐怕一辈子都难愈合。一个10岁的孩子,消化系统被切除大半,意味着什么?他再也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大口吃红烧肉、啃鸡腿,甚至连一碗普通的米饭都可能成为奢望。往后的日子,他得靠肠内营养剂续命,每一次进食都可能引发剧烈不适,这样的人生,想想就让人揪心。 更让人脊背发凉的是这场手术的合理性。肿瘤确诊后,手术是必要的,但切除范围是不是太激进了?十二指肠、胰腺这些器官对人体有多重要,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人都明白。县医院的医疗水平是否足以支撑这样高风险的手术?有没有及时建议转往上级医院?这些疑问像针一样,扎在所有关注此事的人心里。卫健局的立案调查,必须给孩子和家长一个清清楚楚的交代,绝不能让“医疗过失”四个字轻飘飘地带过。 孩子的家长该有多绝望?原本只是一场意外撞击,想着检查一下图个安心,结果却等来“肿瘤”的诊断,紧接着又是近乎毁灭性的手术。从一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到只能躺在病床上靠机器维持生命,这种落差换谁都难以承受。他们信任医院,把孩子的生命交到医生手里,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这份信任的破碎,比身体的伤痛更难修复。 这件事也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孩子身体出现异常,尤其是涉及肿瘤、重大器官手术时,千万不能盲目相信单一医院的判断。多找几家权威医院会诊,多听听不同医生的意见,哪怕麻烦一点,也好过让孩子承受不可逆的伤害。县医院的医疗资源和技术水平有限,遇到复杂病情,及时转院才是对孩子负责的选择。 医疗行业的公信力,就是这样被一次次的医疗事故一点点消耗的。每一次不负责任的手术,每一次对患者权益的漠视,都在加剧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希望成武县卫健局的调查能快一点、再快一点,给孩子一个公道,也给公众一个交代。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以此为戒,加强对基层医院的监管,提升医疗水平,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一个10岁的孩子,人生才刚刚开始,却要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我们无法想象他和家人未来的路有多难走,但至少,要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正义的力量。希望这场调查能还孩子一个公道,也希望所有医生都能牢记“医者仁心”的使命,把患者的生命健康放在首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少年重伤案 孩子摔伤住院 儿童医院悲剧 女童患恶性肿瘤 儿童淋巴管瘤 儿童脑肿瘤 男童致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