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不粘不锈钢锅复产》 它回来了——那口当年砸不坏、烧不烂、炒出焦香却从不

敏锐德鲁 2025-10-31 12:42:23

《30年不粘不锈钢锅复产》 它回来了——那口当年砸不坏、烧不烂、炒出焦香却从不粘底的不锈钢锅。 新闻说:“全网催更,品牌终于复产。” 评论区一片泪目:“妈妈用过的!”“小时候的味道!”“这才是中国造!” 可我想问:为什么它会消失? 不是因为没人要,而是因为它——太耐用。 一口能传给下一代的锅, 挡了多少条生产线的路? 压垮了多少“每年新款”的营销计划? 耽误了多少“消费升级”的叙事? 资本不恨质量,它恨的是无法持续收割。 一个家庭十年换一次锅,是浪费吗?不,那是正常使用。 但对工厂来说,却是灾难:产能过剩、订单萎缩、利润下滑。 所以今天的锅,涂层薄得像纸,用半年就起皮;手柄三个月松动;标价99,实则三年买五口。 这不是进步,是计划性报废的阴谋。 我们曾有一套完整的耐用逻辑: 铁锅要开锅,越用越顺;剪刀要磨,越剪越利;衣服破了补,缝缝补补又三年。 那时东西坏了,人修。 现在东西坏了,人扔。 不是不想修,是根本修不了——螺丝焊死、零件不配、厂商拒保。 我们不是在淘汰旧物, 是在被系统训练成一次性人类: 手机一年一换,耳机两个月丢一只,充电线永远断在接口里。 我们活得越来越像耗材。 而这口锅的复产,本质是一场荒诞的“赎罪仪式”。 厂家说:“你们怀念,所以我们回来。” 可当初是谁把它下架的? 是他们。 是谁说“老款利润低,不如推轻量化新品”的? 是他们。 现在又披着“听见用户声音”的外衣归来, 仿佛他们是被逼走的游子,而非亲手掐灭火种的纵火者。 更讽刺的是,这口锅能复产,不是因为良心发现, 是因为短视频里有人拿它砸核桃、干烧半小时、用钢丝球猛刷—— “这才是真锅!”视频爆了。 资本嗅到了流量与溢价空间,才肯让一条停产产线重新启动。 我们不是赢了,是被允许短暂地回到过去喘口气。 明天,更多“网红锅”仍将涂层脱落、手柄断裂、售后推诿。 而这一口“30年锅”,很可能再次因“销量不稳定”被雪藏。 我们怀念的从来不是一口锅。 是那个东西坏了可以修、用了十年也不嫌旧、母亲会说“别浪费”的年代。 是人还掌控工具,而不是被工具反噬的时代。 当耐用成了稀缺,当诚实成了新闻, 说明我们已经活在一种病态的“正常”里。 这口锅回来了, 可我们的生活,还能不能慢下来、稳下来、长久起来? 生产出来的不锈钢锅

0 阅读:19
敏锐德鲁

敏锐德鲁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