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务部正式宣布 2025年10月30日,中国商务部官宣中美吉隆坡经贸磋商核心成果:美方彻底取消针对中国及港澳商品的10%“芬太尼关税”,对华加征的24%对等关税续停一年,中方同步调整相关反制措施,双方就禁毒合作、农产品贸易达成共识。 我一直觉得,把这事儿说成“美方认怂”或“中方被迫让步”都太情绪化了! 先说说美方取消那 10% 的 “芬太尼关税”,这税听着跟禁毒有关,其实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说白了,就是美国去年借着打击芬太尼的由头,给中国的有机化学原料、医药中间体这些正经化工产品加了税,名义上是防毒品,实际上就是想卡咱们化工产业的脖子。 可这税加了没一年,美国自己先扛不住了。要知道,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化学品生产和贸易国,美国不少医药企业、制造业都得用咱们的原料,加了 10% 的税,成本全转嫁到美国企业和老百姓身上了。 就像耶鲁大学的报告说的,今年美国平均关税税率都到 18.3% 了,是 1934 年以来最高的,这些关税让美国企业多掏了 1.2 万亿美元的成本,最后全变成物价涨了上去,一双普通的鞋都可能贵十块八块,月入几千美元的普通家庭最受折腾。 更关键的是,这关税对打击芬太尼半点儿用没有。美国每年因为芬太尼死七八万人,可早在 2019 年咱们中国就成了全球第一个对芬太尼类物质整类列管的国家,从那以后美国就没再从中国查到过芬太尼类物质了。 后来美国说墨西哥的芬太尼原料来自中国,可咱们早把易制毒化学品管得严严实实,从生产到进出口全流程能追溯,非列管的化学品根本没法挨个监控,这道理跟你不能因为有人用钢铁造武器,就把铁矿石供应商都制裁了一样。 美方自己也清楚这税没意义,就是个讨价还价的道具,现在取消纯粹是因为再扛下去,美国的化工、医药企业得倒闭一批,老百姓的怨气也压不住了,这哪是 “认怂”,分明是给自己找台阶下。 再看那 24% 的对等关税续停一年,这更能说明问题。当初美国加征关税,咱们立马就反制,最直接的就是不买美国大豆了。 今年 9 月,咱们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直接归零,这是近七年头一回,可咱们总的进口量没少,1287 万吨里 85% 都来自巴西,美国农民可惨了,今年前七个月对华大豆出口量跌了 80%,出口额少了一半,要是再卖不出去,全年一半的订单都得黄。 除了大豆,美国的原油、液化天然气这些能源,咱们今年 7 月进口量都不足 1 吨,等于彻底不买了。美国本想靠关税卡咱们,结果把自己的农产品、能源卖不出去,农场主天天抗议,能源企业也急得跳脚。 而且这关税给美国带来的那点收入,跟它 1.8 万亿美元的财政赤字比起来,连零头都不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所以续停关税不是美国 “认怂”,是它算明白了账:再这么耗着,受伤的是自己。 至于说 “中方被迫让步”,那更是没影的事。咱们调整反制措施,是因为美方先松了口,这叫礼尚往来,不是被迫。 你想啊,之前咱们不买美国大豆,是因为它加税在先,现在它续停了关税,咱们自然可以适当恢复点采购,这对双方都好。 咱们的农民能有更稳定的市场预期,美国农民也能少点损失,这叫互利共赢,怎么就成被迫了?而且在禁毒合作上,咱们一直是主动的,但也是有原则的。 就像国家禁毒办的于海斌说的,咱们历史上受毒品害惨了,所以能理解美国人民的痛苦,可合作得互相尊重,不能你一边打压我,一边还让我帮你办事。 这次双方达成禁毒共识,是因为美国终于愿意坐下来好好谈,咱们也能通过合作进一步管控化学品,这对咱们自己的安全也有好处,完全是平等的合作,根本不存在谁让步。 其实说到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从来不是谁打赢谁的游戏,而是看谁能更理性地维护自己的利益。美国取消关税,是因为它扛不住国内的通胀和企业的压力,再耗下去损失更大。 咱们调整反制措施,是因为美方的行动有了诚意,咱们也能通过合作获得实惠。这就跟邻里之间打交道一样,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要是天天吵架斗气,最后两边都吃亏。 那些喊着 “认怂”“被迫” 的,要么是没看懂里头的利益门道,要么就是故意带节奏。咱老百姓过日子都知道,做事得讲道理、算实账,国家之间更是如此。 这次的磋商成果,就是双方算清了实账、讲通了道理后的结果,是理性的胜利,不是情绪上的输赢。所以说,别再被那些情绪化的说法带偏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才是国家之间打交道的根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