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视同缴费系数要定了!这事关乎退休待遇 退役军人事务部当前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会同财政与人社部门尽快制定退役军人视同缴费系数。军龄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已经形成共识,没有争议。但军龄视同缴费指数,各地没有统一标准。对转业到机关事业单位的,按退休时的职务(职称)、工资级别(薪级)、退休补贴三个系数之和确定。一般来说,在机关事业的营级军转干部视同缴费指数在1.5左右,待遇还是有保障的。 这话可是说到退伍老兵的心坎里了。军龄算缴费年限这事,大家早都认可,毕竟在部队摸爬滚打那几年,不比在地方上班轻松,算进去是应得的。真正让人犯愁的是那个“缴费指数”,之前各地标准不一样,同样是当兵十几年,有的地方算下来退休工资高不少,有的地方就差一截,老兵们心里难免有落差。 就说我家邻居张叔,在部队干了二十年营级干部,转业后进了事业单位。前阵子跟战友聊天,发现同级别转业到另一个省的老战友,视同缴费指数比他高0.3,算下来每月退休工资差了两百多。张叔嘴上没说啥,心里总觉得不得劲,毕竟都是一样的军龄和职务,待遇不该差这么多。 机关事业单位的还好,有明确的计算标准,营级1.5左右的指数,退休后养老金确实不愁。最着急的是那些转业到企业,或者自主择业的老兵。之前不少地方企业军转干部的视同缴费指数,就按最低标准算,跟在机关的同袍比,退休待遇差了一大截。有个自主择业的老兵跟我说,他当兵十五年,自主择业后自己交社保,之前军龄部分按0.6算,退休后每月养老金比同军龄转业到机关的战友少了近千元。 这次事务部牵头制定统一标准,就是要解决这个“一碗水端平”的问题。老兵们最关心的,是企业和自主择业的指数能不能提一提,至少别跟机关事业单位差太多。毕竟在部队奉献的时候不分高低,退休待遇也该有个合理的平衡。 还有些老兵担心,标准制定后会不会“一刀切”。比如有的老兵在艰苦地区服役十几年,有的在普通地区,艰苦地区的军龄是不是该有更高的系数倾斜?这也是大家议论得比较多的点,希望制定标准时能考虑到这些特殊情况。 不管怎么说,统一视同缴费系数是件大好事,能让老兵们的退休待遇更有保障。这不仅是对老兵军旅生涯的认可,更是让大家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尊重。期待标准能早点出台,给全国的退伍老兵一个满意的答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退伍老兵待遇 视同缴费年限 视同工龄 军龄转业 工龄标准
这个人赞助了1.3亿美元给军人发工资
【5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