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水晶棺里很多年的毛主席,如今看上去也还是和睡着了一般安详。这个特制的水晶棺不

陈砚之 2025-11-01 17:54:32

躺在水晶棺里很多年的毛主席,如今看上去也还是和睡着了一般安详。这个特制的水晶棺不仅可以保持遗体的状态,还能够抵抗八级地震,其纯度达到了99.9999%,至今已经无法复刻。那么这样一座水晶棺,究竟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生在湖南韶山一个普通农民家,爸妈都是本地人,家里靠种地过日子。他小时候上私塾,学些基础东西,后来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继续读书。1911年,他跑到长沙上学,那时候接触到一些新想法和新书。1918年,他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干活,顺便认识了李大钊这些人,开始认真学马克思主义。1921年,他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就这样成了党的创始人之一。 1935年遵义会议确立了他的领导位置,他带着红军长征,过雪山草地,到了陕北。抗日战争时,他提出统一战线,指挥八路军和新四军打仗。解放战争中,他定战略,指挥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推翻了国民党。1949年10月1日,他在天安门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当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建国后,他领着大家搞土地改革,推工业化,还打了抗美援朝,赢了。1956年,他主持中共八大,讲社会主义建设的事。1976年9月9日,他在北京走了,82岁。 1976年9月9日毛主席走了以后,全国都沉浸在悲痛中。中央马上开会商量怎么处理遗体,华国锋带头,叶剑英也参加了。大家意见不一,有人说按毛主席生前的话,火化后埋回老家,但另一些人觉得他作为国家领袖,应该留下来让大家瞻仰。叶剑英说毛主席对中国和世界贡献大,遗体得永久保存。中央政治局先定保留15天,让各界来吊唁。 那15天,北京人山人海,好多人希望永久留着。支持的人多了,华国锋就拍板永久保存,还得建个水晶棺放着。9月11日,任务给了北京玻璃总厂,他们退休的李家英接到电话,说中央要他们做棺材。要求高,得庄重大方,能清楚看到毛主席的样子,还得防地震、战争啥的。时间紧,就一年不到,得在毛主席走的一周年前做好,中央给所有材料。 中国之前没做过这种棺材,只有苏联的列宁、斯大林和越南的胡志明用过。孙中山那时候苏联送了一个,但容易碎,密封和隔热都不行,只能参考。中央直接调国防用的东海水晶当原料,这种水晶二氧化硅含量99.99%,没杂质,每立方米气泡不超过2个。北京玻璃总厂领头,调了上海新沪玻璃厂、锦州一五五厂等五个顶尖厂的技术工,总共几百人干。 原料32.2吨,由地质局采来。熔炼先把小块水晶放坩埚里,高温2000度融成液,再凉成板。拼接用氢氧焰焊,技师得精准控制,避免裂纹。光学加工用精密磨床,从粗磨到细磨,再抛光,确保表面平整,误差0.1毫米内。棺体五块板:盖、前后端、侧、底。胶合缝0.2毫米,用特胶密封。测试放振动台上,模拟八级地震,没事。纯度到99.9999%,现在复刻不了,因为技术要求太高,材料也稀缺。 照明系统是关键,中央调了光学专家,用冷光源不升温,光从棺外通过光纤传进去。光线均匀,瞻仰时毛主席看起来红润,像睡着。1977年4月二号棺做好,8月三号过关。整个过程集全国之力,工人工程师加班加点,攻克难题。东海水晶采自江苏东海县,那里水晶资源丰富,但大块纯的少,地质队紧急采了上百吨挑最好的。熔炼时温度控制难,稍不对就出气泡或杂质。拼接技术是原创,用焰焊大块板,之前没人试过。 光学厂608负责抛光,用金刚石粉和软布反复擦,几千次才光滑。力学测试不止地震,还模拟战争冲击,确保耐用。照明用光纤是当时先进技术,避免热量影响遗体。专家测试用模型,从不同角度看效果。棺长2.28米,宽1.08米,高0.48米,壁厚40毫米,重几吨。密封用惰性气体,温度1到4度。为什么复刻不了?现在材料纯度难达,工艺失传,设备老化,加上成本高,没必要再做。 话说回来,这水晶棺不光是技术活,还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感情。当年工人知道是为毛主席做,干劲十足,不计报酬。北京玻璃总厂是老厂,专做光学玻璃,经验足。上海厂做侧板,锦州做底板,分工明确。国家建材研究院帮设计棺型,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定样子,选了现在这个简洁大方的。中央领导小组管全程,保密严格。1976年唐山地震后,大家更注重抗震设计,用有限元分析算强度。纯度高到那种程度,是因为反复提纯,去杂质。 气泡控制靠真空熔炼。胶水是特制的,耐久不老化。照明系统有球镜反射,光均匀不刺眼。瞻仰时,从任何位置看都自然。纪念堂建在天安门广场南,1977年5月24日开工,11月完工,用了半年。堂里大理石底座放棺,周围花岗岩墙。开放后,每天千人来访。 1977年8月18日,水晶棺运到纪念堂,工人抬着安放好。20日,遗体移进去,启动系统。9月9日,堂正式开,瞻仰者排队来。至今,上亿人看过,大家都怀着敬意。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陈砚之

陈砚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