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跟你说个特有意思的事儿,《清史》为啥这么难修? 不是因为离得远,恰恰是离得太近了。 近到什么程度?近到你写的每一个字,国外都可能有一份“参考答案”在那儿搁着。 想当年,大清修《明史》,那帮翰林院的大学士们,笔杆子一挥,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反正朱家人也没了,旁证也稀稀拉拉,就算有点春秋笔法,谁还能从坟里爬出来跟你较真? 现在轮到我们修《清史》了,好家伙,那可完全是两码事。 你这边刚写完一段,那边英国人、法国人、日本人就拿着当年的日记、档案、回忆录过来了:“哎,不对啊,我们这儿记的跟你们不一样啊?” 你尴尬不尴尬? 但你以为这只是个技术问题?对对史料就完了? 天真了。 这背后最要命的,是怎么“定义”它。 你站在什么立场上,用什么眼光去看那三百年?是阶级叙事?还是民族融合?还是大一统的延续?每一种史观,写出来的东西都会天差地别。 每一个字,都像在走钢丝。底下全是眼睛,全是立场,全是感情。 这已经不是在写史了,这是在给我们这个民族,找一个安放我们复杂、辉煌又屈辱的近代记忆的姿态。 太难了。 但也太重要了。

用户12xxx43
满遗在宣传口势力大
米兰的小铁匠
清朝的存在就是我们中国人民的血泪史
用户42xxx82 回复 女俠请留步 11-03 07:07
不会的。有一点不可否认,如果是汉人王朝,这些边远之地,最多也就是羁縻政策。不会有融合,因为中原看不上他们。但是满清不一样,他们本身就是翻身的咸鱼,对于其他的没有翻身的咸鱼,反而更加的上心,拉拢,控制,分化,打压。促成了更加彻底的融合。
女俠请留步 回复 11-03 06:12
呵呵,如果明之后是汉人王朝,怎知不会做的比鞑清更好
司徒有虚名
像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满清刻意不记载,直到晚清时有人去日本留学,在日本图书馆找到真实的史料才公开大白于天下!
来电的感觉
隔代修史[狗头]
上刀
《清史》已经修完了,就是近两年的事情,不过因为透露出采用白话文,且高达1300万字,还没面世就被骂回去的重修——我贼厌恶说清修明史导致整部明史不可信的,明修元史就不篡改?元修宋史就不篡改?更别谈宋修五代史将五代其他各国贬低到骨子里。明史误处,一些是因为年代久远原因资料不全会造成记载错误,一些是因为出于证明天命会删改——主要集中在与后金发迹时的相关事件人物中。这样的事情前面朝代也是同样的做法,毕竟谁的发家都不干净。
咔塔山
能列传的,都没法写。
人间不值得
实事求是
怕河蟹
清朝好的地方是疆域比明朝大,东三省,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奠定了现在中国的国土辽阔。不好的是故意闭关锁国错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丧权辱国签订大量不平等条约。
宁波好小子 回复 11-03 07:02
闭关锁国不能说是故意,当时的眼光有局限,毕竟没有上帝视角
来真的 回复 宁波好小子 11-03 07:34
[滑稽笑]人家蒙古人有上帝视角打到欧洲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