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千亿级产业对接突袭成都!欧盟98%产业链依赖背后的共赢棋局

足智又多谋 2025-11-02 10:52:40

快讯!快讯!。 中国和欧盟突然宣布了。 11月1日的消息落地:双方将于2025年11月19日至21日在成都合办第十八届中欧投贸科洽会,这次不是普通展会,更像一次技术对接在产业腹地。 这届大会正赶上中欧深化合作的关键期,主题定调“互信互通·共享共赢”。说是展会,本质是中欧产业的“精准对接会”。 欧洽会可不是临时搭的台。2002年首次举办,2006年永久落户成都,迄今已办17届,累计促成3200多项合作意向 。 落户成都的这些年,欧洽会成绩扎实。累计6520余家中方企业、3570余家欧方企业参会,配对洽谈超2.6万场,成功率超30%。 这次规模不含糊,20多个国家的政商学界代表将线下集结。重点不搞形式,聚焦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技术配对 。 选成都绝非偶然。这座城市藏着产业硬实力,14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坐镇,315家世界500强在此扎根。 中欧合作早是深度绑定。2023年双边贸易额达7830亿美元,平均每分钟往来近150万美元 。 双向投资更见诚意。目前中欧投资存量超2500亿美元,2023年欧盟对华投资106亿美元,还增长了5.5% 。 欧盟对中国产业链依赖度清晰可见。其磁体生产链98%进口来自中国,太阳能电池板进口98%源自中国 。 中国企业也在加码欧洲。宁德时代在匈牙利投73亿欧元建厂,规划年产能100吉瓦时,将创造9000个岗位 。 金融合作也在托底。2025年9月,中国央行刚与欧洲央行续签3500亿元人民币本币互换协议。 成都的底气在于承接力。66所高校、47家科研机构,正好能接住欧洲的技术成果,实现落地转化。 那些“脱钩断链”的说法,在数据面前站不住脚。相互依存的合作,才是双方的最优解。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23
足智又多谋

足智又多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