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可能要受影响 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  

御史流芳悠久 2025-11-02 14:10:08

中欧班列可能要受影响 上次中欧班列停运,是因为波兰关闭了边境。现在又来了。   当地时间 10 月 30 号,波兰政府突然说,原本计划 11 月初开放的波德拉谢省和白俄罗斯边境口岸,要推迟到 11 月中旬才开。   上个月那档子糟心事,估计没人能忘。9 月 12 号那天,波兰因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搞军演,突然就把所有波白边境的口岸都关了,一关就是 13 天,直接把中欧班列的核心通道给掐死了。你得知道,波兰这地方号称 “欧洲心脏”。   马拉舍维奇口岸更是欧洲最大的中欧班列换装枢纽,每年 90% 的中欧班列都得从这过。往欧盟去的班列里,98% 以上都得靠这条 “中通道”,就是从中国出发,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再进波兰,最后辐射整个欧洲的那条线。   上次就关了 5 天,就有 300 列班列滞留在白俄罗斯边境,等口岸重新开的时候,滞留的都飙到 350 列了。车上装的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纺织原料全堵在路上,不少欧洲零售商直接面临 “库存告急”,中国做跨境电商的卖家更是急得团团转。   这次波兰虽说不是彻底关口岸,只是推迟开放,可麻烦一点不比上次小。波德拉谢省的这些口岸,本来就是中欧班列进欧盟的关键节点。经波白边境的贸易路线,占了欧盟和中国总贸易量的 3.7%。   这个比例看着不大,可它关系到供应链 “最后一公里” 能不能通。更要命的是,刚缓过来的物流体系,压根没准备好再折腾一次。就在 10 月 30 号这天,霍尔果斯口岸刚宣布,今年中欧班列通行量已经突破 8000 列了,比去年提前了 40 天,平均每天都要过 27 列以上。   这么密集的班次,别说推迟半个月,就算晚开几天,都得造成大积压。 波兰给出的理由是支持立陶宛,可这背后全是地缘政治的小算盘。前几天立陶宛刚以 “走私烟草的气象气球飞到自己境内” 为借口,单方面关了和白俄罗斯的陆地边境。   白俄罗斯早就召见立陶宛的代办提抗议了,说这是挑衅,还放话可能会断了加里宁格勒的通道。结果波兰非要凑这个热闹,把自己的贸易通道当人情送,完全不管中欧班列上成千上万货主的死活。   上次口岸关的时候,上海有家货代公司光滞留的货柜就有 40 多个,每个货柜 68 立方米的货物压着,客户里有做亚马逊的,库存直接见底,只能花三倍的价钱走空运救急。成本涨了不说,很多订单还是赶不上时效。   现在推迟开放的消息一出来,物流圈里直接炸锅了。货代们刚把上次滞留的货清完,手里的新订单又开始堆起来了,有老板直接说 “刚喘口气,这下又要憋死了”。   欧洲那边更慌,德国车企的零部件、法国超市的日用品,大多靠这条线运。之前波兰关口岸的时候,德国有家汽车厂商的变速箱零件断供,生产线差点就停了。   现在眼看年底旺季要到了,要是货物再堵在路上,圣诞季的备货都得泡汤。更头疼的是,这次推迟正好卡在 11 月初,很多从中国发的圣诞礼品、电子设备,本来算着时间能赶上上架,现在至少要多等半个月,欧洲零售商怕是要面临 “有节无货” 的尴尬。   有人可能会说,不是还有别的线路吗?这话倒是没说错。上次口岸关了之后,中方赶紧弄了北极航线、南通道还有铁海联运线路,可这些线路根本顶不上核心通道的缺口。   北极航线是快,可一年就半年能通航,冬天还得靠破冰船,又贵又慢。经哈萨克斯坦、土耳其的南通道,成本比中通道高不少,虽说时效从之前的几十天缩到 15 天了,可对讲究成本的大宗货物来说,还是不划算。   铁海联运还得多一次转运,流程又麻烦还容易出岔子。业内人都清楚,这些替代线路只能救急,98% 往欧盟去的货,还是得走波兰这条线,毕竟节点少、成本低、时效稳,这也是为啥上次口岸重开后,货主们还是扎堆选这条线。   波兰自己其实也清楚这条通道多金贵。上次关了 13 天,不仅没占到便宜,反而让本国的马拉舍维奇枢纽丢了不少信任分,很多物流企业都开始悄悄把货物分到其他线路了。   这次又因为立陶宛推迟开放,简直是在浪费自己的 “枢纽红利”。你得知道,2024 年经这条通道的中欧货运量增长了 10.6%,货值都飙到 250.7 亿欧元了,波兰靠着换装、清关赚了不少钱,现在把这金饭碗往地上砸,实在不聪明。   更别说中方已经在加速弄线路多元化了,霍尔果斯口岸的 “智慧通关” 让通行效率提升了 70%,万一哪天替代线路成熟了,波兰再想捡回枢纽地位,可就难了。

0 阅读:208
御史流芳悠久

御史流芳悠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