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一位23岁的女子徐园跟男朋友单某为男女朋友关系,确定关系之后,单某经常会辱

梅姐说法 2025-11-02 20:16:29

大连,一位23岁的女子徐园跟男朋友单某为男女朋友关系,确定关系之后,单某经常会辱骂、殴打徐园。二人就这样相处,并没有分手。在一次跟同学聚餐回来之后,单某再次跟徐园吵架、并且暴打徐园,凌晨时分,徐园胸口插了一把刀子,发现时已经身亡。然而单某却称,这是徐园自己所为。针对这样的言论,一审判决:男友单某无罪。对此,家属感觉非常无奈,申请继续审查。 众看速递10月29日报道了这则新闻。男友单某有着暴力倾向,并且经常辱骂、殴打徐园,这次吵架,双方情绪失控,徐园还被一把刀子插向胸部......事件看似非常明确,但是距离真相却非常遥远。 正值青春年华的徐园,23岁,大好年华、青春貌美。被熟人介绍,认识了自己的男友单某。二人很快坠入爱河,互相倾慕。 但是单某并不是非常和善的交往对象,没有稳定的工作,而且还有一些犯罪前科。早之前因为故意伤害罪,被判入刑;后来又因为殴打他人,被处以行政拘留、罚款。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徐园也逐渐发现他的男友,并不是完美男友,甚至脾气暴躁。经常会在喝酒之后,动手殴打自己。总之,她的男友,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稍有不对付,就会情绪失控、对着徐园拳打脚踢。 纵然如此,徐园决定,还是要给单某一次机会,也算是给自己一次机会,她认为,只要付出真心,单某总归会好好对待自己。 于是,二人的感情迅速升温,沉浸在爱情中的徐园,还在不断地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时间就跳跃到出大事的这一天,徐园应同事的邀请,前往某处饭店聚餐。当时徐园带着家属单某,二人共同前去赴约。 当晚喝酒、吃饭,一切都很正常,吃完饭之后,同事又提出,要么去KTV嗨一番。于是,大家又前往了KTV去唱歌、喝酒。当时单某也喝了不少酒,情绪愈发高涨,一直玩到凌晨才离开。 徐园跟醉醺醺的单某回到家之后,不知道因为什么缘故,二人就开始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二人从家门口吵到家门外,根据邻居回忆,当时二人吵架吵得非常凶,而且单某情绪非常激动,甚至动手殴打了她,将徐园拖拽在地上拖行。 邻居还称,当时可以看到徐园的面目表情,充满着惊恐跟无助,当时她想要反抗却又无能为力。然后,单某又把徐园给拖拽进入了房屋。 后面,邻居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只知道后面民警也来了,救护车也来了。这都是单某报的警,民警到达现场的时候,发现徐园的胸部插了一把刀子。 但是由于徐园已经当场去世,所以,一切的真相,只有单某知晓。然而,单某却矢口否认,他说,是徐园自己拿刀子插向了自己。 根据单某描述,当时徐园情绪很激动,自己是随手拿起了一把水果刀,直接对准自己的胸部......然后,胸口不断喷涌。单某自己也很惊讶,当时想要阻止,却来不及了。 民警经过现场勘查,看到徐园的脸部、手部也出现很多伤痕,手臂有人为拉拽的痕迹,询问单某,但是他却又支支吾吾、不肯答复。 事后,相关部门对单某提起上诉,然而,单某对此拒不认罪。而经过一番勘察之后,也确实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作证单某的罪行。最后判定,单某无罪。二审之后,也是维持原判。 对此,徐园的家属几近崩溃,他们坚持再次提出上诉,希望可以给出公正、合理的判决,让真相大白、让正义得以伸张。二审结束之后,相关部门也指出,考虑会再次申请重审。 1.具有暴力倾向的单某,因为徐园的离世没有供词,单某矢口否认拒不承认罪行,面对眼前已经被刀刺死的徐园,是否也就无从定罪呢? 根据《刑法》规定,不轻信口供,重视证据。即时受害者已经离世,单某存在“零口供”。可能犯案现场存在一些疑点,但是根据目前的审核可知,无法明确排除自杀的结论,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他杀。 本案的根本疑点就在于,现场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徐园是被单某杀害,当时根据刀口的情况来看,可能是徐园自己所为,纵然单某“零口供”,还是会体现“疑罪从无”的司法原则,所以最终也是判定单某无罪。 2.自杀跟他杀的刀口是否一致呢?这一点法医是否可以给出明确的答复呢,如果确定是单某所为,他故意杀人的行为会被判怎样的刑罚?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自杀跟他杀的刀口,存在非常明显的特征,经验丰富的发可以明确判定。如果确定是他杀,并且行为人被判定是故意杀人,行为人将会面临严厉的刑事处罚,会被判处无期徒刑、甚至死刑。 当时受害者徐园胸口插着刀子,已经去世,没有供词,仅凭单某的现场抵赖,则可以根据刀口的特征来确定到底是他杀还是自杀。一旦确定为故意杀人,行为人单某必定会面临非常严厉的法律制裁。 这份案子,目前大概只有去世的徐园、跟在场的单某清楚。不管单某是否有罪,去世之前,单某仍然在辱骂、殴打徐园,试问单某的内心,是否会有愧疚、悔恨伴随一生? 看完这则案例,大家都作何看法呢。

0 阅读:70
梅姐说法

梅姐说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