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在印度的表现来看,APEC两次拒绝印度加入是完全正确的。 印度就是个搅屎棍,只要有印度加入的国际组织中,印度都会或多或少地在其中搞事情。 APEC 成立的初衷是促进亚太区域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合作,讲究的是成员国之间互相配合、求同存异,可印度从骨子里就不是个能好好合作的主。 这些年它一门心思要挤进各种国际组织,不是为了推动合作,而是想借着组织的平台刷存在感,还总想着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这种心态要是放进 APEC,后果不堪设想。 就说印度加入的上合组织吧,今年这一年简直把 “搅局” 发挥到了极致。上合组织讲究 “协商一致”,本来大家坐在一起商量事就不容易,结果印度动不动就拒签文件,硬生生把合作的路堵死。 光是今年,印度就三次拒签上合的共同文件,第一次是涉及 “一带一路” 倡议,第二次是谴责以色列袭击伊朗,第三次干脆在防长会议上直接拒绝签署联合声明,导致会议连个共同文件都发不出来。 这几件事里,没有一件是损害印度核心利益的,反而像 “一带一路” 这种合作,要是印度好好参与,能拿到不少实惠,可它偏不,就是要跟大家对着干。 更让人不齿的是印度在反恐问题上的双重标准。上合组织的核心任务之一就是打击 “三股势力”,可印度却把反恐当成对付巴基斯坦的工具。 印控克什米尔发生袭击事件,印度就空口白牙指责巴基斯坦支持恐怖主义,可巴基斯坦拿出了印度资助巴境内分离主义势力的实锤证据,印度却装聋作哑。 之前巴基斯坦主办上合反恐联合军演,印度直接拒绝参与,硬生生让这次反恐合作打了折扣,这种只讲私利不讲公义的做法,简直是把上合的规则当儿戏。 除了上合,印度在其他国际组织里的表现也没好到哪儿去。最近 WTO 要开部长级会议,印度又跳出来反对《促进发展的投资便利化协定》。 这个协定是中国牵头搞的,有 120 多个成员都支持,测算下来能给全球带来 1 万亿美元的经济增长,对大家都是好事。 可印度不管这些,一会儿说投资不属于 WTO 职权范围,一会儿又说诸边协议削弱多边性质,说白了就是见不得中国牵头做实事,想借着反对来刷存在感、要筹码。有专家都直言,“WTO 基本上是印度对世界其他国家的战争”,这话真是一点不假。 印度搞搅局还有个特点,就是自己拿不出像样的方案,却见不得别人干成事。这些年中国提出不少区域合作倡议,像孟中印缅经济走廊、中国 — 尼泊尔 — 印度经济走廊,本来都是能让印度沾光的好事,可印度全给拒绝了。 它自己也搞了些所谓的 “倡议”,比如 “季风计划”“香料之路”,喊了好几年口号,几乎没什么实际进展,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没想着真合作,只是为了跟中国对着干,保护自己的 “势力范围”。 这种心态要是放到 APEC 里,估计 TPP 当年也不用美国费劲主导,印度自己就能把 APEC 的贸易自由化进程搅黄。 有人可能会说,印度毕竟是人口大国,经济也在发展,APEC 不该把它拒之门外。可看看印度的实际表现,它连自己国内的问题都没解决好,哪有心思搞国际合作? 去年的《全球饥饿报告》里,印度在 121 个国家里排第 107 位,属于 “重度饥饿” 范畴,16.3% 的人口营养不良,儿童消瘦率更是世界第一。 面对这么严重的问题,印度政府不想着怎么解决,反而指责报告 “算法错误”“玷污国家形象”,连正视问题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国家怎么可能在国际组织里承担责任、推动合作? 再想想 APEC 这些年的发展,要是当初真让印度加进来了,后果不堪设想。APEC 里有中国、美国、日本这些经济大国,本来就存在利益分歧,需要好好协调才能推进合作。 印度要是进来,肯定会把上合那套 “拒签”“反对” 的把戏带过来,一会儿因为跟中国有分歧抵制这个,一会儿因为跟其他国家有矛盾反对那个,最后只会让 APEC 变成一个争吵不断的 “菜市场”,根本别想推进贸易自由化。 1997 年 APEC 拒绝印度后决定十年不扩员,现在看真是太明智了,这等于直接避开了印度这个 “麻烦制造者”。 印度总想着当世界大国,可大国得有大国的样子,得讲信誉、懂合作、有担当,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走到哪儿搅到哪儿。 上合组织因为印度的存在,内部协调越来越难,安全合作和经济一体化都受了影响;WTO 因为印度的反对,好好的投资协定可能要卡壳;要是 APEC 当初开了口子,现在恐怕也难逃被搅局的命运。 所以说,APEC 两次拒绝印度加入,真是做对了。印度这种只懂搞破坏、不懂促合作的国家,根本配不上 APEC 这样的合作平台。 看看它现在在各个国际组织里的表现,就能明白当初 APEC 的眼光有多准 —— 要是让这个 “搅屎棍” 进来,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早就被它搅得一塌糊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