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有位女部长放狠话,说要“狠狠地打击中国”?这话听着耳熟,像极了小时候打架打不

春柏九品青史 2025-11-04 17:10:29

欧洲有位女部长放狠话,说要“狠狠地打击中国”?这话听着耳熟,像极了小时候打架打不过就放狠话的熊孩子。 但国际政治不是过家家,这话从德国经济部长凯瑟琳娜·赖歇嘴里说出来,可就值得琢磨了。 事情起因是荷兰政府最近干了一件事——直接把中资企业安世半导体在当地的资产给国有化了。 说白了,就是强行没收。 这逻辑就很奇妙了。好比有人闯进你家抢了东西,你报警处理,抢劫犯的亲戚反而在门口叫嚣:“这家人欠收拾!”西方某些政客的霸权思维,真是几十年如一日地“稳定发挥”。 咱们来掰扯掰扯这事儿的多层荒谬性。 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子公司正常经营,突然就被扣上“国家安全风险”的帽子强行国有化。 可翻遍荷兰政府的声明,至今拿不出任何实质性证据。 说白了,这就是赤裸裸的保护主义,看不得中国企业在高科技领域做大做强。 更讽刺的是,赖歇部长一边对荷兰的强盗行径装聋作哑,一边又对中国反击暴跳如雷。 这分明是“只准我抢你,不准你反抗”的殖民者思维在作祟。 要知道,德国企业在中国年利润超过千亿欧元,大众汽车四成销量靠中国市场。 一边赚着中国的钱,一边喊着要“打击中国”,精分到这种程度也是难得。 其实这套路我们太熟悉了,自从中国在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开始领跑,某些西方国家的“科技霸权焦虑症”就越来越严重。 规则?契约精神?在他们眼里都是可以随意撕碎的废纸。 说起来,安世半导体对全球汽车产业至关重要。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0%的汽车品牌都在使用它的芯片产品。荷兰政府这一抢,直接影响了全球汽车产业链的稳定。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后,效果立竿见影。 安世中国立即宣布独立运营,改用人民币结算,欧洲汽车企业为了避免停产,纷纷绕开荷兰总部直接与中国合作。这意味着荷兰抢到的,其实是个空壳子。 有位在欧洲工作的朋友告诉我,现在不少欧洲企业都在私下抱怨:"政客们胡来,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做生意的人。" 德国女部长的言论之所以令人愤慨,不仅因为其内容荒谬,更因为它反映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西方优越感。 似乎在他们看来,西方可以随意对待中国企业和利益,而中国只能逆来顺受。 这种思维早就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了。今天的中国,不仅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是全球供应链不可或缺的一环。 任何想要"狠狠打击"中国的企图,最终都会反噬到自己身上。 看看数据就知道:中国是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22年双边贸易额高达2979亿欧元。 真要"狠狠打击"中国,德国经济受得了吗?德国的汽车产业、机械制造还能找到比中国更大的市场吗? 法国抢过阿尔斯通,美国掐过华为脖子,现在荷兰又来这出。区别在于,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二十年前的中国。 中国商务部的回应很克制,但分量不轻: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中国企业合法权益。 了解中国外交辞令的都懂,这六个字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反制工具箱。 从历史角度看,这套围堵策略注定失败。当年瓦森纳协定没挡住中国航天,今天的小院高墙更挡不住中国科技崛起。 5G技术被全球135个国家采用,光伏组件占全球八成份额,新能源车销量连续八年世界第一——这些都不是靠“打击”别人得来的,是实打实拼出来的。 说到底,某些西方政客还活在旧梦里,以为还能像一百年前那样靠几艘炮舰就让别人屈服。 殊不知时代早已变了,当中国空间站翱翔太空,当C919飞遍全球,当麒麟芯片突破封锁,他们应该明白:遏制中国发展的窗口期,已经永久关闭了。

0 阅读:4
春柏九品青史

春柏九品青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