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20返回任务推迟 的消息,瞬间揪住了所有人的心。
公告内容很简短,但信息量巨大:“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正在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决定推迟返回。”
在距离地面几百公里的太空中,“撞击”和“推迟”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足以引发各种猜想。飞船是不是漏了?航天员安全吗?推迟返回,那他们怎么回来?
事实上,在人类探索太空的几十年里,我们一直在与这个看不见的敌人缠斗。这个敌人,就是“空间微小碎片”。
它们可能比一颗沙粒还小,却比子弹快几十倍,携带着恐怖的动能。一旦撞上,轻则在飞船外壳留下一个麻点,重则可能击穿船体,导致灾难。
当“疑似撞击”真的发生时,航天员和地面指挥中心会面临怎样的抉择?这背后,是一套用鲜血和智慧换来的应急预案。
~~~~
最大的梦魇:“联盟11号”的115秒
人类航天史上最惨痛的教训之一,来自于一次内部泄漏。
1971年,苏联“联盟11号”的三名航天员完成了在空间站的任务,踏上归途。飞船在140公里的高空按程序分离。就在那时,一个用于平衡座舱压力的小小阀门,被分离时的震动意外震开了。
灾难降临。
阀门在真空中过早开启,座舱内的空气瞬间开始向太空喷涌。航天员在短短几十秒内就失去了意识。等飞船自动着陆在草原上,地面人员打开舱门时,面对的是三位已经罹难的英雄。
整个座舱失压过程,只有不到两分钟。
“联盟11号”的悲剧用最残酷的方式定义了载人航天的底线:压力完整性,高于一切。从那以后,所有航天员在飞船发射和返回时,都必须穿上航天服。航天服,就是他们在飞船这个“铁罐头”之外的最后一道防线。
~~~~
能修复的洞:MS-09的“太空补丁”
如果飞船真的出现了一个洞,航天员能自己补上吗?
2018年,国际空间站的地面控制中心发现,舱内气压正在非常缓慢地下降。有地方在漏气。航天员们地毯式搜索,最终在对接的“联盟MS-09”飞船上,发现了一个直径约2毫米的“钻孔”。
事后公布的调查结果令人震惊:这竟是地面制造时的人为失误,工人钻错了孔,然后试图用密封胶掩盖,结果胶块在太空中脱落了。
幸运的是,航天员可以修复它。他们用环氧树脂和纱布,从内部把这个孔严严实实地堵上了。
为什么这次能修补?这就要说到联盟号载人飞船的“三舱结构”。联盟号和神舟号一样,都由三部分组成:轨道舱、返回舱和服务舱。
返回舱是核心,是航天员穿越大气层回家的“金钟罩”,必须毫发无损。服务舱装着燃料和动力,是飞船的“发动机”。而轨道舱,是航天员在轨工作生活的“临时客厅”。
MS-09的漏洞,恰好出现在这个“临时客厅”轨道舱上。它在航天员返回地球之前,就会被抛弃,在大气层中烧毁。
所以,这个“太空补丁”不需要耐受返回时上千度的高温,它只需要保证在轨的最后几个月不漏气就行。这是一个可以接受的低风险修复方案。
~~~~
关键的“B计划”:MS-22的“太空救援”
但如果被撞坏的,是那个绝不能坏的“返回舱”或“服务舱”呢?
2022年12月,国际空间站上的“联盟MS-22”飞船突发剧烈泄漏。摄像头拍到,大量雪花状的颗粒从飞船尾部持续喷出。这不是空气,而是服务舱散热器里的冷却剂。
一粒微小碎片,击穿了飞船的“空调”管路。
这带来了和MS-09完全不同的难题。没有冷却剂,飞船在返回地球、穿越大气层时,内部的电脑和电子设备将因为过热而“烧毁”,航天员也会面临高温威胁。这艘飞船,已经不能再载人回家了。
航天员的“救生艇”坏了,怎么办?
俄罗斯启动了人类航天史上第二次“载具更换”预案。他们紧急调派了下一艘飞船“联盟MS-23”,以不载人的“全自动”模式发射升空,飞到空间站。
MS-23成了一艘新的、健康的“救生艇”。MS-22的三名乘组在空间站多待了半年,最终乘坐这艘“救援飞船”平安回家。而那艘受损的MS-22,则在无人状态下,孤独地返回了地球。
~~~~
神舟二十号的“推迟”
现在,我们再回来看神舟二十号。
当官方宣布“推迟返回”,并进行“影响分析和风险评估”时,这传递出一个极其专业和冷静的信号。
我们的航天专家们,正在做的就是:利用空间站的机械臂和高清相机,仔细检查撞击点,评估损伤。
他们必须回答那几个关键问题:撞到的是哪里?是无关紧要的表面,还是像MS-09那样可以修复的“临时客厅”?或者,是像MS-22那样,撞到了返回必须依赖的关键系统,比如热控或推进系统?
推迟,就是为了杜绝一切风险,确保万无一失。
如果评估结果是“轻微擦伤”,那皆大欢喜,航天员不日即可返程。如果评估确认飞船存在返回风险,那么中国航天必然会启动那个最让人安心的“B计划”。这正是中国载人航天自空间站阶段开始就设定的“铁律”:“发一艘,备一艘”。
就在神舟二十一号发射升空的同时,地面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神舟二十二号飞船和全新的长征二号F火箭早已整装待命,处于“应急值班”状态。这套“滚动备份”的救援机制,确保了我们有能力在需要时,快速发射一艘无人飞船,去把我们的航天员安全接回家。
在广袤的太空中,危险无处不在。但半个多世纪的经验告诉我们,面对未知,最大的安全保障,不是侥幸,而是拥有在第一时间按下“暂停”键的勇气,和一套经过千锤百炼的应急预案。
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们是安全的。他们的身后,是成熟的航天体系和整个国家的周密准备。这种“推迟”所代表的谨慎与担当,正是载人航天“安全第一”的最高准则。
~~~~~~
图一:2022年12月,俄罗斯“联盟MS-22”载人飞船服务舱因遭受空间微小碎片撞击而发生泄漏。
图二、图三:2018年12月,俄罗斯“联盟MS-09”载人飞船轨道舱出现破洞,俄罗斯航天员专门进行了太空行走,用刀扒开了飞船外罩,确认破洞是人为钻孔。



用户16xxx52
安全第一,相信中国航天人员在确保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就可以返回
coffecup
M09 经调查是西方策反的工人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