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航母仍旧赖在南海,中国在三亚沿海划出禁航区,福建舰入列进入倒计时?   南海

红日观全局 2025-11-05 17:17:44

美军航母仍旧赖在南海,中国在三亚沿海划出禁航区,福建舰入列进入倒计时?   南海的水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11月3日三亚海事局就发布了一份禁航公告,划定了新的军事训练区域。   眼尖的人一看坐标,发现这片训练区域不在远离大陆的深海,而是贴着三亚沿海,离海南岛很近。   与此同时,美军“尼米兹”号航母还在黄岩岛附近晃悠,一点要走的意思都没有。一边是美军长期驻留不退,一边是中方划定禁航区、福建舰即将服役,南海这盘棋,越下越紧。   “尼米兹”号是老将,也是老油条,11月2日这艘美国海军的主力航母出现在黄岩岛东南210公里海域,带着三艘驱逐舰,阵仗不小。   而这次部署的背景也有些复杂,美方刚刚处理完一起航母上的坠机事故,按理说应该低调些,但“尼米兹”号非但没撤,反倒更活跃了。   有分析认为,这是一种“战略示威”,想借助事故摆出一副“不怕事”的态度。   不过,美军的挑衅并没让中方退让。相反,这次中方的应对手段更讲究体系。055型驱逐舰带编队直接切入了“尼米兹”号的防御圈,打乱了它的航行队形。   不只是水面舰艇,卫星、无人机、南海岛礁的雷达站也都参与到监控中,形成了一个立体交叉、无死角的监控网。   有媒体用“瓮中捉鳖”来形容这套反制机制,虽不夸张,但也道出了中方如今的掌控力。   而这次三亚划定的禁航区,显然不是一次普通的海上演练。根据公告内容,训练时间定在11月4日到6日地点贴近三亚港口,从坐标来看,与2013年辽宁舰训练时期划定的禁航区非常类似。   这种贴近岸边的设定,既便于后勤保障,也利于进行更高频次、更高强度的科研试验。   再联想到福建舰近期的密集动向,很多人都在问:是不是这次演练和福建舰有关?   从现有信息来看,这个猜测并不离谱。福建舰在9月22日完成了关键测试,歼-15T、歼-35、空警-600三款舰载机首次在福建舰上进行电磁弹射起降,标志着其航母战斗群的雏形已经成型。   而最近几周,港口边上已经搭起了观礼台,舰体上的舷号也完成了涂装作业。这些细节,不像是“日常训练”,更像是某种倒计时的信号。   而这种信号,也恰好出现在美军在南海加强存在的节点上。从菲律宾的中程导弹部署,到与七国海军的联合演习,再到“尼米兹”号的不撤不退,美国在南海的动作不再遮遮掩掩,已经是明牌对抗。   但问题在于,硬碰硬的结果并不一定对美方有利。毕竟,“尼米兹”号已经服役五十年,老化问题频出,而美军新一代“福特”级航母,又频繁出现电磁弹射系统故障。   相比之下,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已进入实战化测试阶段,进度甚至超出不少观察人士的预期。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应对不再是单点式的“你来我挡”,而是多域联动、体系作战。   南海、黄海、渤海,三大方向同步展开实弹演练,海军、空军、火箭军协同操作,形成对南海局势的整体压制。而禁航区的划定,则是这种“体系化反制”的一个缩影。   就像家里装修要封路施工,划定禁航区就是在告诉外人:这里有重要工程,暂时别靠近。   这也让美军的所谓“自由航行”有些尴尬。一方面,他们想维持在南海的存在感,另一方面,却不得不面对中方越来越强硬、越来越有准备的反制方式。   尤其是在福建舰即将入列的背景下,美军不再拥有绝对的航母优势,南海的力量对比正在发生质变。   “尼米兹”号赖在南海不走,并不意味着它能主导局势。相反,它的存在更像是一种负担。它的每次调动、每次靠近,都要面对中方越来越精准的应对。   而福建舰的到来,则像是给这盘棋添上了一枚关键的棋子。三航母体系一旦形成,中国的制海能力将不再局限于近海防御,而是具备了远海投送的能力。   从美军眼中看,这或许是一个“失控”的风险点。而从中方视角来看,这正是多年苦练后逐步实现区域主导权的过程。   一边是老航母的挣扎,一边是新航母的崛起,这场博弈已经不只是海上的对峙,更是系统之间的较量。   禁航区的划定,是提醒,也是声明。告诉对手,中国不是靠大声喊口号来维护主权的,而是通过演训、装备、制度和意志,一步步在南海扎根。   从这个角度看,福建舰的服役不仅是海军的喜事,更是南海局势的分水岭。   信息来源:   《军事训练—琼航警203/25》——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

0 阅读:33
红日观全局

红日观全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