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媒体:“中国作为大国应该理性” “理性”两个字从荷兰人口里蹦出来,总带着一股

小安来说 2025-11-05 17:20:17

荷兰媒体:“中国作为大国应该理性” “理性”两个字从荷兰人口里蹦出来,总带着一股算账的味道:最好订单照收,股权照抢,中国别还手。可现实是,东莞一栋灰扑扑的厂房里,机器每秒吐出1.6万颗小信号芯片,一年给安世半导体贡献八成营收——这流水线的轰鸣声,才是荷方嘴硬的底气。把最大金主说成受害者,听上去像小孩砸了别人玩具,又嫌对方脸色太凶。 让我印象深的是那纸部长令:闻泰的钱已经付完,荷兰政府一句“安全”就把股权冻住,动作利落得像从货架上拿走罐头。规则、契约、商誉,一夜之间成了可以随时撕下的价签。既如此,中方把出口闸门关一半,也只是把对方递过来的球踢回去——产能空转、订单积压、欧美车企围着英飞凌和安森美打转却补不上洞,这些连锁反应,海牙在按下冻结键时就该想到。 更微妙的是数字:ASML一天蒸发80亿欧元,安世月缺7亿颗供货,荷兰自己统计的对华并购通过率只剩65%。利润表与股价图交叉出一条清晰的斜线——离中国市场越远,账本越难看。所谓“强硬”反制,不过是把原本双赢的算盘复原成对等而已。 接下来剧情不难猜:要么回到谈判桌,把抢下的股权原样推回;要么继续跟着华盛顿的指挥棒起舞,看自家旗舰企业在空转的产线旁写季报。理性不是靠社论喊出来的,先学会在契约上签字,再谈风度也不迟。

0 阅读:0
小安来说

小安来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