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地图大洗牌!三城人均超20万,杭州逆袭京沪? 一份来自34座城市的金融账本

楚然瑞麦常驻上海 2025-11-06 10:00:09

存款地图大洗牌!三城人均超20万,杭州逆袭京沪? 一份来自34座城市的金融账本显示,中国家庭的存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头部城市聚集。 北京、上海、广州稳坐住户存款总额前三甲,其中北京住户存款余额突破7万亿元大关,成为全国首个跨过这一门槛的城市。上海以6.39万亿元紧随其后,两城共同组成遥遥领先的第一梯队。 更令人惊讶的是人均存款表现——北京人均存款高达32.2万元,上海达到25.8万元,而杭州则以20.2万元跻身“20万俱乐部”,成为前三强中唯一非一线城市。 存款十强格局:万亿城市扩容,9城超2万亿 截至2024年末,全国已有34个城市住户存款余额超过万亿元,这一数字较往年显著增加,反映出居民财富积累的加速趋势。 存款十强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深圳、成都、杭州、天津、苏州和西安。其中,前九座城市均突破2万亿元大关。 西安虽以1.85万亿元位居第十,但也正逼近2万亿元门槛。城市间的存款竞争日趋激烈,头部效应愈发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苏州的统计口径为金融机构本外币住户存款余额,而其他城市均为人民币存款余额,这一差异也体现了苏州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特点。 京沪双雄:高收入产业集聚造就存款高地 北京和上海在存款领域的绝对优势并非偶然。这两座城市作为强一线城市,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方面发展迅猛。 高薪岗位的高度集中是推动居民存款增长的关键因素。近年来,我国收入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是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京沪正是这些高收入行业最集中的地区。它们不仅总部经济突出,还吸引了大量高端人才集聚,居民收入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这些高收入群体往往有更强的储蓄能力和投资理财意识,进一步推高了住户存款余额。 杭州异军突起:数字经济打造存款新贵 杭州的崛起成为本次存款榜单的最大亮点。作为唯一人均存款超过20万元的非一线城市,杭州靠什么与京沪比肩? 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汤海孺指出,杭州成功抓住了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机遇,通过消费互联网发展占据高地,并不断拓展到产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模型等领域。 2024年,杭州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6305亿元,同比增长7.1%,占全市GDP比重高达28.8%。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0401亿元,增长4.9%。 今年以来,由云深处科技、宇树科技、深度求索(Deep Seek)等企业组成的“杭州六小龙”火爆出圈,展现出杭州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深厚积累。 区域经济新信号:存款分布折射发展质量 住户存款余额的分布情况,为我们观察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供了新视角。存款数据不仅反映居民财富水平,也折射出城市产业结构和居民收入状况的差异。 广州、重庆、深圳的住户存款余额均超过3万亿元,组成第二梯队。成都、杭州、天津、苏州则处于“2万亿梯队”,这些城市均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地域分布来看,存款十强城市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核心城市,体现了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财富积累的正相关关系。 同时,居民存款的增长也为消费升级和经济增长提供了潜在动力。如何将存款优势转化为消费和投资活力,成为这些城市下一步需要思考的课题。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复苏,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未来将有更多城市加入“万亿存款俱乐部”。城市竞争不仅是GDP的比拼,更是居民财富的积累和民生福祉的改善。 你的城市上榜了吗?存款数据的背后,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果,更是居民获得感的直接体现。 中国人均存款 人均存款标准 00后人均存款 人均存款排行榜 人均存款排行 中国百姓存款 存款统计

0 阅读:2
楚然瑞麦常驻上海

楚然瑞麦常驻上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