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中国贺电的首相就任,暴露了日本政治的深层困境。 10月21日,高

子真赏潮起潮落 2025-11-06 11:35:18

一场没有中国贺电的首相就任,暴露了日本政治的深层困境。 10月21日,高市早苗在国会首相指名选举中胜出,成为日本历史上首位女性首相。然而,与这一历史性时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外交部仅表示“注意到有关选举结果”,却没有使用“祝贺”一词。 同一天,当被问及玻利维亚新总统时,中方立即送上祝贺与肯定。这一微妙差异,在外交辞令中传递出明确信号。 01 沉默的贺电:中日关系风向转变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回应高市早苗当选时,强调“中方在中日关系上的基本立场是一贯和明确的”,并希望日方“恪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各项原则,信守在历史、台湾等重大问题的政治承诺”。 这份没有祝贺的回应,与往常日本政权更迭时中国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 分析指出,中方的冷淡态度源于高市早苗一贯的极右翼立场。她曾多次以内阁大臣身份参拜靖国神社,最近一次是在202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日当天。 她还主张修改日本和平宪法第九条,企图让日本重新获得宣战权。 02 高市早苗:右翼标签下的政治困境 高市早苗并非政治新人。她1993年首次当选众议院议员,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关系密切,被日本媒体称为 “女版安倍” 。 她的政治立场极为保守右倾,在历史认知问题上持鲜明偏右立场。她长期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并曾对“村山谈话”中“侵略”一词持反对意见。 高市早苗上任后却频频向公众道歉,先是为内阁组建速度过慢道歉,后又对政治停摆、政策迟滞表达歉意。 这些道歉暴露了她执政基础的脆弱。原本自民党与公明党组成的执政联盟,因公明党不满高市早苗的极右翼立场而宣告破裂。 03 “完全跛脚”:脆弱的执政基础 长达26年的自公联盟破裂,使自民党在国会已经 “完全跛脚” 。高市早苗不得不迅速与日本维新会达成“内阁外合作”,但这一模式埋下了不稳定因素。 维新会虽然不进内阁,但手里握着“削减议席”的协议。以后高市推政策要是不合他们心意,很可能会被“卡脖子”。 两党在众议院的总席位没过半,以后要通过预算、法案,还得看其他小党派的脸色,政策推行起来肯定磕磕绊绊。 日本骏河台大学名誉教授成田宪彦指出:“即使加上维新会,在众议院也只是刚刚勉强超过半数,甚至还未必能过半,因此也很难采取强硬立场去强行推进政策。” 04 经济困局:“早苗经济学”面临挑战 高市早苗上任之际,日本经济正面临严峻挑战。她提出的“早苗经济学”主张扩张财政和货币宽松,提出减税等措施来刺激个人消费。 然而,这一政策可能加剧日本财政赤字,并导致日元贬值。市场分析认为,若高市的政策继续推动,日本的经济和货币政策可能会像英国特拉斯政府一样,面临不小的风险。 成田宪彦教授分析道:“大约有六到七成的日本民众对物价上涨感到不满,也就是说,如何抑制物价上涨、稳定经济形势是关键。” 更棘手的是,高市也难以摆脱“黑金丑闻”的阴影。她提拔“原安倍派”片山皋月担任财务大臣,而“安倍派”因涉及黑金丑闻而解散。 05 中日关系:经济纽带与现实约束 高市早苗上任对中国关系绝非福音。这位贴着极端右翼标签的女政客,从修宪强军到推动“准安全联盟”,无不彰显对华战略的敌意。 她坚持所谓“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表态,无疑会加剧地区紧张局势。她还推动发展远程打击能力和加强经济安全审查,这些政策明显针对中国。 然而,中日经济的深度捆绑成为高市政府无法忽视的现实约束。2024年中日贸易总额达3083亿美元,日本是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中国是日本最大贸易伙伴。 日本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巨额利润,是其无法忽视的现实约束。任何极端对华政策都将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高市早苗的当选,暴露了日本政治的深层次困境。这位日本首位女性首相,本可成为性别平等的象征,但她的右翼政策和内部矛盾,使得这一历史性突破的意义被大大削弱。 东京街头,人们更关心的是日元贬值带来的生活成本上涨,是工资上不去、物价却天天涨的现实问题。而对北京来说,贺电可以迟到,但维护核心利益的原则不会让步。 历史已经多次证明,大国关系自有其定力。无论哪位政治家上台,都无法改变中日两国一衣带水的地理现实和深度交织的经济联系。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子真赏潮起潮落

子真赏潮起潮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