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教师火了!”老教师批评说:“让家长去监督作业,这本身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现

掘古深幽 2025-11-06 14:08:05

“这个老教师火了!”老教师批评说:“让家长去监督作业,这本身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现在的教师觉得让家长去监督批改孩子的作业是天经地义,那要老师干嘛?” “这个老教师火了!”老教师批评说:“让家长去监督作业,这本身是一个严重的错误!现在的教师觉得让家长去监督批改孩子的作业是天经地义,那要老师干嘛?”这句话一出,立刻在网络上引发了轩然大波。 有人觉得老教师太偏激,毕竟在现代社会,家校合作本就是教育的一部分,家长的参与本应成为促进孩子成长的助力。可是,也有人开始反思:我们到底是在培养什么样的教育环境?难道教师的职责就只是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还要再额外“监督”家长的工作吗?这背后,隐藏着我们对教育本质的深层次疑问。 其实,事情远比表面复杂。我们不得不承认,近年来“家长责任感缺失”成了一个普遍现象。有的家长把孩子的学习当成“别人家的事”,只在成绩不好时出面“帮忙”,而真正的教育者——老师,却被推得越来越远。老师们辛苦一整天,回到家还要担心“作业批改不完”、“学生理解不到位”,甚至有人觉得“家长都不配合,老师怎么教?”这种矛盾,折射出教育体系的某种失衡。 但问题的根源不在于“让家长监督作业”这件事本身,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了“责任”二字的含义。老师的职责,是引导、启发和培养学生的能力,而不是变成“监工”和“保姆”。而家长的角色,也不应只是“看热闹”,更应成为孩子成长的伴侣和支持者。 这位老教师的愤怒,或许正是在提醒我们:教育不能只靠“外部力量”的填充,更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尊重教师的专业,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奏。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新的合作方式,而不是简单的“谁来监督”的对立。 如果我们继续把责任推给家长,忽视了学校和老师的核心作用,最终受伤的还是孩子。因为,没有哪个“监督”能代替真正的理解和引导。或许,我们该反思的是:如何让家校合作成为一种真正的“共育”,而不是变成“责任的推诿”。 这场争论,或许只是冰山一角,但它折射出的是我们整个社会对教育的期待与困惑。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在温暖而有序的环境中成长,而不是成为“责任的牺牲品”。教育的未来,究竟该走向何方?也许,答案就在我们每个人的思考和行动中。

0 阅读:0
掘古深幽

掘古深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