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台湾还真是冤大头,20亿美元就买了108辆阉割版的美国艾布拉姆斯坦克,算下来每台坦克将近两千万美金。 而这批被吹上天的“地表最强坦克”,最近终于悄悄运抵了台湾——去年底,首批38辆M1A2T坦克在台北港秘密卸载,现场用两层货柜围蔽,帆布严实遮盖,仿佛运送的是什么见不得光的物件。 更让台军尴尬的是,这些铁疙瘩操作界面全是英文,接装后训练进度异常迟缓。从去年到货算起,磨合了近一年才勉强形成战斗力。 民进党当局为这批坦克掏的钱堪称天价。每辆M1A2T售价高达1850万美元,而美军自用版本成本仅860万美元。台湾购坦克单价是美军自用价格的两倍多,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是冤大头行为。 花钱多未必能买到好货。美国出口型坦克一律移除了最核心的贫铀装甲和贫铀穿甲弹。军事专家推测,这种阉割可能导致坦克整体防护效能降低超过三分之一。 伊拉克军队就曾吃过这种“缩水版”M1坦克的亏,在面对恐怖分子老旧装备时,炮塔正面都被打穿,最终伊军决定将其封存,转而采购俄制坦克。 与中国外贸旗舰VT-4主战坦克相比,台湾这笔买卖更显得不划算。VT-4单价不到600万美元,还不及M1A2T的三分之一。 VT-4的性能丝毫不逊色。它配备125毫米大口径滑膛炮,炮弹初速超5倍音速,能击穿1000毫米以上厚度的均质装甲。更厉害的是,它还能发射炮射导弹,攻击范围高达5公里,甚至能对空中直升机目标进行打击。VT-4采用自动装弹系统,乘员只需3人,而M1A2T仍需4人操作。 VT-4跳动着一颗纯正的“中国心脏”,配备1300马力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公路最高时速达71公里。驾驶它就像开家用汽车一样简单,使用方向盘和自动挡,大大减轻了驾驶员负担。 台军内部一直有质疑声:将近70吨的M1A2T真的适合台湾吗?前“参谋总长”李喜明就认为大型坦克不适合台湾地形,最初只同意采购108辆,而非台军原本评估的至少500辆。 台湾许多道路和桥梁难以承受这种重量级装备。尽管台军退役将领辩称“许多超载沙石车重量几乎与M1A2T坦克相当”,但真正作战时,这些铁疙瘩在城镇中可能寸步难行。 M1A2T坦克的交付只是美国对台军售问题的冰山一角。台防务部门近期报告显示,目前台湾对美军购案共有25项,但多项关键装备严重延宕。最受关注的66架F-16V战斗机原定2026年全数交付,台军至今连一架都没收到。 AGM-154空对地导弹和Mk48重型鱼雷等装备交付也一再推迟。据估计,美国对台军售延宕金额高达约191亿美元。岸基“鱼叉”导弹系统交付期从5年“重新协商”后延长至10年。 尽管被美国坑得厉害,赖清德当局却更加积极讨好美国。他宣布2026年台湾军费将超过GDP的3%,并计划在2030年前达到5%,未来甚至向10%努力。若按10%计算,台湾军费将占预算总支出的84%,岛内舆论痛批“这根本是穷兵黩武”。 美国官员不断加码施压,前驻韩美军司令之子罗伯特·艾布拉姆斯甚至亲自来台参与“汉光”兵推。而特朗普被问及是否会保卫台湾时,只是暧昧地回应“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这种“战略模糊”道破了美国政客的真实心思:台湾只是遏制中国的棋子。 民进党当局为何甘当冤大头?分析指出,这类军购更多是向美国支付“保护费”,政治意义远大于军事价值。台当局借此营造美国会“协防台湾”的假象,壮大声势,而美国则借机大赚台湾钱财。 但随着两岸军力对比日益悬殊,一两件高价装备已改变不了现实。台军退役士兵在社交媒体上吐槽:“我们枪械保养油都比导弹多”。这句话道破了台湾军购的荒唐本质——不过是政治作秀而已。 台湾民众的血汗钱被大量浪费在讨好美国的军购上,而这些天价买来的“阉割版”装备,既改变不了台军实力远逊于解放军的事实,更阻挡不了两岸统一的历史潮流。民进党当局“倚美谋独”的图谋,最终只会让台湾更加兵凶战危,给台湾同胞带来深重灾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