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睡是心衰的元凶?医生再次重申:60岁以后,午睡记住4不要! 午睡竟会诱发心衰?这说法让不少老人慌了神 —— 中午眯一觉不是养精神吗,怎么就和心衰扯上关系了? 难道六十岁以后,连午睡都不能睡了?其实这里面藏着不少学问,不是午睡本身有害,而是很多人没掌握正确的午睡方式,反而给心脏添了负担。 临床中遇到过这样一位患者,张大爷今年 65 岁,有高血压病史,平时习惯中午吃完饭后,往沙发上一躺就睡,而且一睡就是两个多小时。 前段时间,他总觉得胸闷、气短,活动后更明显,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心力衰竭。追问生活习惯时发现,不当的午睡方式,正是加重他心脏负担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并不是个例,《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曾发表过一项针对 5 万多名中老年人的研究,研究发现,每天午睡时间超过 1 小时的人,心衰风险会增加 40%;而午睡时间在 30 分钟以内的人,心衰风险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轻微降低。 还有我国心血管病中心的数据显示,在 60 岁以上的心力衰竭患者中,有近三成存在长期长时间午睡的习惯。这些数据都说明,午睡和心衰之间,关键在于 “怎么睡”。 首先要记住,不要吃完饭后立即午睡。吃完饭后,血液会大量流向胃肠道帮助消化,此时心脏供血相对不足,如果马上躺下午睡,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尤其是本身有高血压、冠心病的老人,容易诱发胸闷、心悸。建议饭后先在室内慢走 15 到 20 分钟,比如看看窗外的风景,或者整理下桌面,等食物初步消化后再午睡。 其次,不要睡太久。人体的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入睡 30 分钟内基本都是浅睡眠,这个阶段能缓解上午的疲劳,醒来后也不会有昏沉感。 如果超过 30 分钟,就会进入深睡眠阶段,此时突然醒来,会导致心率、血压突然波动,增加心脏负荷。对于 60 岁以上的老人来说,最佳午睡时间是 20 到 30 分钟,这样既能养精神,又不会给心脏添乱。 再者,不要采取俯卧或仰卧的姿势午睡。 俯卧时,胸部会受到压迫,影响呼吸和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仰卧时,如果枕头过低,容易导致头部充血,加重心脏负担,枕头过高则会影响颈部血液循环。 建议采取半卧位,比如在椅子上坐着,背后靠个靠垫,或者在床头垫高上半身,这样的姿势能减少对心脏的压迫,让呼吸更顺畅。 还有一点很重要,不要在寒冷或闷热环境中午睡。温度过低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温度过高则会使心率加快,同样加重心脏负担。 午睡时环境温度保持在 22 到 26 摄氏度为宜,注意保暖,避免着凉,也不要直吹空调或风扇。 很多老人觉得午睡是小事,没必要这么讲究,但对心脏来说,细节里藏着健康密码。想要通过午睡养身体,关键就在于避开这四个 “不要”。 除了正确午睡,平时还可以多吃些有助于保护心脏的食物,比如苦瓜、菠菜、南瓜和西兰花,坚持每天半小时的温和运动,像太极拳、散步等,这些都能帮助心脏保持健康状态。 午睡本是养生事,选对方式才有益。希望每位老人都能掌握正确的午睡方法,让午睡真正成为心脏的 “加油站”,而不是健康的 “绊脚石”,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得健康、幸福、有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