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表示,解放军若想登陆台湾,完成武力统一,不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09 17:36:26

台海军前司令陈永康主持的一个台海兵推中表示,解放军若想登陆台湾,完成武力统一,不似外界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先得说那道天然的坎——台湾海峡。这海峡可不是地图上一条浅浅的蓝线,北窄南宽,最窄的地方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也有 130 公里,平均宽度更是达到 180 公里,跟陆地战场上坦克一踩油门就能冲锋完全是两码事。 陆地作战的补给线、支援线拉再长也能靠着公路铁路续上,可海峡这道屏障,直接把所有作战环节都变成了 “水上作业”,难度系数翻了好几倍。 解放军要真发起登陆,可不是拉几船人过去就行,得把成千上万的士兵、几十上百辆坦克、成吨的炮弹和粮草弹药全运过去,这就得靠庞大的登陆船队。 就算是海军跑得最快的 072 型登陆舰,最大航速也才 20 节,换算成地面速度差不多每小时 37 公里,就算走最窄的 130 公里水道,光航行就得三个多小时,更别说编队出发前要装坦克、运士兵、备弹药,到了对岸还要找合适的滩头冲滩,整套流程下来,大半天都算快的。 这么长的时间里,船队就像在海上 “慢走”,完全暴露在各种威胁之下,这可不是过家家能随便应付的。 更让人头疼的是海峡里的黑潮,这股洋流简直是天然的 “捣蛋鬼”。它从菲律宾一路北上,紧贴台湾东部进入海峡,流速能达到 1 到 2.5 节,最快的地方甚至跟人步行速度差不多,每小时能跑四五公里。 别小看这速度,登陆船队里不光有大型登陆舰,还有不少小型登陆艇和气垫船,这些小家伙重量轻、吃水浅,黑潮就像一只无形的大手,推着它们往偏了走,原本瞄准的是新竹滩头,说不定飘着飘着就到了苗栗,一旦偏离预定登陆点,要么撞上暗礁,要么掉进台军预设的火力网。 当年金门战役就吃过类似的亏,解放军征用的 300 艘老旧渔船,刚出海就被风浪冲得七零八落,不少船直接翻了,登陆部队上岸后更是因为位置错乱陷入混乱。 说到金门战役,这可是渡海作战的活教材。当年厦门到金门才 1.8 公里,比台湾海峡窄多了,可就因为船只老旧、海况复杂,再加上对守军兵力误判,原本以为能轻松拿下的战斗,最后因为后续船只被炸毁、支援断绝,登陆部队打得极其惨烈。 如今要跨越的是上百公里的台湾海峡,规模可比金门战役大几十倍,需要的船只从几百艘变成几千艘,光是组织这么庞大的船队在海上保持编队就够费劲了,更别说还要应对比当年复杂得多的海况。 海峡的气象条件更是个不定时炸弹。这里属于亚热带季风区,每年 10 月到第二年 3 月刮东北季风,平均风速能到 10-12 米每秒,6 级以上的大风频率超过 50%,船在海上就像一片叶子,别说装坦克了,能稳住不翻就不错。 到了夏季更麻烦,台风一来简直是毁灭性打击,就像 2025 年的台风 “杨柳”,穿过台湾岛进入海峡后,愣是掀起了 42 米每秒的强风,连万吨级的船都得躲着走,更别说满载士兵和装备的登陆船队,要是赶上台风天,根本没法出海。 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台军还在不断加码海峡防御,美国卖的 “鱼叉” 岸防导弹系统年底就要部署了,射程 120-140 公里,正好能把整个海峡都罩住。这些导弹藏在公路网里,打了就跑,船队在海上慢悠悠航行的时候,简直就是送货上门的靶子。 而且台军还把这些导弹和现存的 “海峰” 导弹、快速攻击艇连起来,形成了层层拦截网,船队不仅要跟黑潮、风浪较劲,还得随时提防从天而降的导弹,难度再上一个台阶。 这么一捋就清楚了,登陆台湾从来不是 “冲过去” 那么简单。先得跟 130 公里的宽度较劲,再跟大半天的航行时间赛跑,中间还要应付黑潮这只 “无形的手”,躲开季风和台风的 “突袭”,最后还要突破层层导弹防御。 每一个环节都藏着风险,哪一步出问题都可能满盘皆输,这也难怪陈永康的兵推会得出 “没那么容易” 的结论。

0 阅读:0

猜你喜欢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