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欧洲发达国家的工资,基本可以达到5000欧元,甚至更高,而现如今,很多欧洲发达国家的工资,也就只有1000~3000欧元,有些地方甚至只有几百欧元。 德国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上世纪 90 年代统一后靠着制造业吃香喝辣,工人工资水涨船高,可等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德国企业直接把生产基地搬过去 —— 那边工人月薪才几百欧,本土工会不妥协就得丢订单,只能眼睁睁看着工资被压死。 现在德国汽车行业工人税前年薪不到 3.5 万欧元(月均刚过 2900 欧),比军工企业的 6.8 万欧差了一半还多,不少老工人被迫转行,可军工岗位就那么点,多数人只能挤低薪行业。 这哪是工资降了,是 “能拿高工资的岗位” 被资本打包转移了,留下的都是 “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的苦差事。 更狠的是自动化给中等收入岗位来了记 “釜底抽薪”。奥地利制造业就是例子,岗位从 2015 年的 19.7% 降到 2023 年的 16.3%,但汽车制造业工程师年薪能到 6.45 万欧,纺织业工人却只有 3.82 万欧(月均 3180 欧)。 以前流水线工人能拿中等工资,现在机器人一上,这些岗位直接消失,要么转去做低薪的服务岗,要么花大价钱学新技能,可 45 岁以上的老工人哪有这精力?结果就是 “技术溢价” 越来越高,没技能的只能在底层卷,月薪一千多欧都得抢着干。 现在希腊很多年轻人找不到正式工,只能打零工,月入几百欧很常见,别说攒钱,糊口都得精打细算。欧盟 2025 年数据更直白:保加利亚最低工资才 551 欧,克罗地亚、匈牙利这些国家也没到 1000 欧,这些钱在高物价的欧洲,连房租都不够付。 移民劳动力的涌入又给低薪岗 “雪上加霜”。德国就业研究所的研究扎心了:移民工人工资比本土工人低 1/5,3/4 的差距是因为进不了高薪行业,哪怕干一样的活也拿得少。 西班牙更夸张,第一代移民收入差距高达 29.3%,大量移民挤在建筑、餐饮这些低薪行业,老板自然没必要涨工资 —— 反正有的是愿意干的人。结果就是底层工资被压得死死的,几百欧的岗位排队应聘,反而让外界觉得 “欧洲工资普遍变低”。 但也别以为欧洲彻底没高工资了,卢森堡、丹麦、爱尔兰月均工资也能到四千欧上下,可这些高薪集中在金融、科技、高端制造这些 “少数派行业”。 就像有人说 “欧洲工资高”,指的是慕尼黑的工程师、卢森堡的银行家,而不是雅典的服务员、柏林的零工,这两种人的工资差能到 10 倍以上。 说到底,欧洲工资的 “两极分化”,是资本、技术和政策联手造的局:全球化让资本能挑最便宜的劳动力,自动化干掉了中间收入岗位,宽松的移民政策压低了底层工资,再加上通胀啃食实际收入,最终形成 “强者恒强,弱者崩盘” 的局面。 那些还怀念 “月入五千欧” 的人,要么是活在过去,要么是没看到大多数欧洲人的真实处境 —— 现在能拿三千欧以上的,都得是有技能、有正式合同的 “幸运儿”,更多人只能在几百到两千欧的区间里挣扎。 (每天更新,欢迎关注,喜欢文章的可以帮忙点个赞留条评~)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