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

恰似江楼月 2025-11-10 00:10:21

国际奥委会表示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情况感到失望,因为上海、成都、广州三座城市均未提交申请。 国际奥委会前阵子公开表态,对2036年奥运会的申办局面有点儿失望,尤其是中国这边,上海、成都、广州这些之前被看好能出手的城市,到头来一个申请书都没交上去。IOC主席托马斯·巴赫在洛桑总部接受采访时,话里话外透着遗憾,说他们原本期待更多大国参与,结果名单上少了这些重量级选手。数据摆在那儿,截至2025年9月底,IOC的持续对话阶段里,确认意向的城市有印度艾哈迈达巴德、韩国全罗北道、卡塔尔多哈这些,但中国三城的位置空荡荡的。这不光是数字问题,更反映出奥运申办这盘棋,现在玩儿法的变化。 先说说为什么IOC这么在意中国城市。奥运会这玩意儿,本来就是全球影响力的大比拼,北京2008年那届办得风生水起,鸟巢、水立方这些场馆到现在还活跃着,全球转播覆盖50亿人次,经济拉动效应上万亿人民币。中国通过那次奥运,彻底刷了存在感,从发展中国家跃升为体育强国。IOC自然希望中国再来一波,延续这种势头。可现实是,申办名单一公布,巴赫团队内部评估报告显示,亚洲潜在候选中,中国缺席让整体格局偏了。韩国和印度积极抢位子,韩国全罗北道甚至在2025年上半年以49比11票压过首尔,印度那边艾哈迈达巴德锁定 Gujarat州作为主战场,法国总统马克龙还公开背书,说要分享巴黎2024的经验。但少了上海那种国际金融中心的底子、成都的生态体育融合、广州的粤港澳协同,IOC觉得2036年的多样性打折扣了。 成本这块儿是绕不过去的坎儿。办奥运,花钱如流水,近几年数据明摆着。东京2020实际亏损150亿美元,疫情延期后场馆维护费还得继续砸;巴黎2024预算从最初的60亿欧元飙到90亿,塞纳河边新建的奥运村到现在还在纠结拆迁问题;里约2016更惨,投入130亿美元,赛后马拉卡纳体育场草坪长满野草,游泳馆水池发霉,巴西政府到现在背着巨额债务。IOC自己也承认,奥运模式老化了,2020年奥运议程改革后,强调可持续、低成本,但实际操作起来,申办城市还是得掏腰包建基础设施。上海如果申办,得评估浦东机场扩建、东方体育中心升级这些,成都的都江堰体育公园虽有基础,但地震带加固和交通网升级也得花大笔;广州琶洲会展中心作为主场馆潜力大,可珠江新城周边酒店和地铁延伸,预算轻松上百亿。中国城市算盘打得精,2008年北京奥运420亿美元投入,换来的是全球品牌升级,但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GDP稳超18万亿美元,奥运这张名片虽亮堂,可再办一届,边际效益不明显了。 中国选择不申办,其实挺务实的。国家体育总局和地方奥委会内部讨论过,优先发展经济民生,比砸钱办盛会更接地气。北京冬奥2022年遗产利用率高,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现在办社区冰球赛,延庆场馆转成生态公园,年游客上百万。上海、成都、广州这些城市,基础设施本就牛,上海有F1赛道和亚运遗产,成都办过大运会,广州亚运场馆群还在用。要是再申办2036,得从头评估环境影响报告,碳排放控制,IOC新规范要求零新建场馆,可实际哪座城市敢打包票全用旧的?中国奥委会回复IOC时,直白说,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高,申办风险大,不如把资源投到基层体育和全民健身。网友评论里也多是支持,民生比面子重要,花几百亿建场馆赛后闲置,不如多修几条地铁线或社区球场。这逻辑站得住脚,奥运不是必需品,中国体育影响力靠金牌堆出来的,巴黎2024中国队金牌数稳居前列,东京2020也拿了38金,不用再靠主办证明。 转头看其他申办方,热闹劲儿上来了。印度艾哈迈达巴德是热门,人口1亿的 Gujarat州,现有克里希纳-克里希纳体育场可改建主场馆,印度奥委会主席PT·乌莎强调,这届奥运将有代际影响,预算控制在80亿美元内,马克龙承诺技术援助。韩国全罗北道意外胜出,首尔虽有1988年遗产,但地方省份想借机发展,现有光州亚运场馆可复用,交通网发达。卡塔尔多哈玩儿可持续牌,2022世界杯留下的九座足球场直接上阵,酒店床位超10万,IOC评估报告给高分。埃及开罗新行政首都建了9万座主体育场,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有2020申办经验,场馆齐全,地铁机场升级中。还有德国柏林、匈牙利布达佩斯这些欧洲老将,柏林1936年那届有阴影,但现在强调绿色奥运;印尼雅加达本有意向,可因2024年巴黎奥运以色列运动员问题闹僵,IOC直接叫停他们的对话阶段,这事儿牵扯地缘政治,印尼总统声明支持运动员权利,但申办搁浅。沙特利雅得虽主攻2027奥运电子竞技,但也放话考虑2036。

0 阅读:0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