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蒋介石派人给在北平的马占山、万福麟送去到台湾的机票。马占山拒绝,并劝万福麟留下,万福麟说:“你是抗日名将,哪一方都尊重你,我是不得不走。” 马占山出生在1885年的吉林怀德县,家里穷得叮当响,从小就得帮地主放马。丢了匹马被抓进牢房,出来后干脆投身绿林,练出一身骑射功夫和胆子。1907年他带着手下加入奉军第六骑兵旅,从底层士兵干起,靠着战场上的硬拼,一步步爬到军官位置。1929年张学良任命他为黑龙江省骑兵总指挥,次年又让他当黑河警备司令,管着沿江好几个县的防务。九一八事变爆发,日军来势汹汹,他临危受命,当上黑龙江省代主席兼军事总指挥。下令守军炸毁嫩江大桥,挡住日军往齐齐哈尔推进。日军动用飞机大炮和装甲车,带了4000多人猛扑过来,他亲自指挥部队反击。江桥抗战打了半个月,日军伤亡上千,这是九一八后他们头一次吃大亏,也算东北抗战的第一仗,马占山的名声就这么传开了。 江桥抗战后,马占山没停下脚步。1932年他表面上降了日军,当伪黑龙江省长,其实暗地里筹钱筹物资,偷偷运到黑河等地。没多久就逃出去,继续组织抗日。全面抗战打响,他被任命为东北挺进军总司令,在西北拉起骑兵部队,跟日军干了好几仗。期间跟傅作义他们搭上线,结下不少交情。傅作义跟阎锡山闹掰后,蒋介石让他当第二战区北路军总指挥,在绥远自己拉杆子。1945年6月,又设了第十二战区,傅作义当头,马占山和邓宝珊当副手。抗战赢了,蒋介石急着抢东北,任命马占山他们这些老东北军在东北行辕挂职,马占山是副司令,可啥实权都没。他借口生病不去上任,就在边上看着国民党那些人接收东北时,忙着抢房子车子金子票子和女人,闹得乌烟瘴气。 万福麟比马占山大几岁,1880年生在吉林农安,祖籍天津宁河。从小投军,当兵起步,1911年就混到奉天后路巡防马队第三营管带。在奉军里头,他一级级升,干过黑龙江督办、辽宁省主席。1928年张作霖和吴俊陞在皇姑屯炸死,万福麟接了黑龙江督办,还当上东北边防军副司令。1930年中原大战,他带部队南下帮蒋介石。九一八后,他没像马占山那样硬扛,部队撤得快。抗战时,他当第五十三军军长、东北行辕副主任,1940年还当了辽宁省政府主席,一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万福麟这人稳当,军中资历老,蒋介石挺倚重他,可在东北那几年,国民党内部钩心斗角,他也卷进去不少。 辽沈战役打响,沈阳眼看守不住,马占山和万福麟赶紧从沈阳坐飞机跑到北平。蒋介石听说后,马上派人带着机票和路费去找他们,劝两人带家人快去台湾。马占山听完就推了,说自己哪儿都不去,就待这儿。还劝万福麟也留下,别走。万福麟想了想,接了机票,说马占山是抗日名将,各方都给面子,自己不行,必须走。这事儿发生在1948年11月,正好徐蚌会战国民党吃亏,孙科刚上行政院院长。蒋介石想拉这些老将去台湾稳军心,可马占山看透了国民党在东北的腐败,接收时那些敛财丑事让他寒心。万福麟呢,资历虽老,但没马占山那抗日名头,担心留在大陆没好果子吃。两人选择一留一走,反映出东北军内部的分化,那时候国民党大势已去,很多将领开始盘算后路。 东北解放了,马占山身体不行了,还拖着病在北平奔走,跟邓宝珊他们一起出力,推动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当时管着华北,犹豫不决,马占山就去劝他。傅作义提了三个方案:撤到绥远、死守北平、走海路去江南。马占山分析说,绥远人少粮缺,部队过去自己就乱套;守北平等于等着被围;去江南,中央军先撤,轮不到你。傅作义听进去了,说听马占山的。马占山和邓宝珊多次会商,帮傅作义下决心起义。1949年1月,北平就这样和平解放,古都免了战火。马占山看到政府修路、疏通北海,社会稳下来,百姓日子好转,就感慨说现在才是正道,过去受欺凌,租借地都收回了,一片繁荣。 马占山长期打仗,身体早垮了。1950年他突然吐血,检查出肺癌,之后一天天衰弱。抗美援朝打起来,他还从病床上起来,托朋友写申请,想去朝鲜前线。可年纪大病重,没批准。1950年11月29日,他在北平家里病逝,终年65岁。临走前对家人说,没留啥钱,死后扫扫地就行,别操办,以后做事别懈怠。万福麟去了台湾,当国民党政治咨询委员会委员,1951年7月在台中病死,71岁。两人一辈子从绿林到军中,抗日立功,又在内战中分道扬镳。马占山选择留下,帮了北平解放,万福麟走人,结局也平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