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搞“台独”的代价! 民进党大佬柯建铭一边喊着“抗中”,一边让俩儿子在大陆

律便利小店 2025-11-10 17:20:03

这就是搞“台独”的代价! 民进党大佬柯建铭一边喊着“抗中”,一边让俩儿子在大陆疯狂捞金,半导体、光电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赚的钱还拿去支持他的“台独”活动。   曾几何时,柯建铭在岛内政坛风光无限,被封为“立院常青树”“民进党永不退役的战将”。表面上看,他是民进党里最坚定的“台独”派之一,逢中必反,逢陆必拒。 但查查他家里的生意,你会发现,所谓的“抗中”,不过是喊给选民听的口号,真正的利益早就和大陆绑得死死的。 据台媒多次披露,柯建铭的两个儿子在大陆做生意已经很多年,涉足的领域也不是小打小闹的贸易,而是半导体、光电这些高附加值的产业。 这些年,他们在大陆不少城市设厂、投资、建立供应链,合作单位还不乏大陆本土龙头企业。换句话说,柯家靠大陆市场赚得盆满钵满。 更讽刺的是,这些赚的钱,最后又回流支持柯建铭在岛内继续搞“台独”活动,变成了一种极其讽刺的“循环”。 不过,时代变了。大陆对“台独”分子的态度愈发明确,政策也更加精准。像柯建铭这样的典型人物,不再是“你喊你的,我做我的”的模糊地带。 随着大陆方面对“台独”顽固分子的清单逐步清晰化,对其相关利益链条的审查也越来越深入。柯家在大陆的商业帝国,才刚刚起飞没多久,就因为“台独”言行而遭到全面清算。 工厂出问题、合作方解约、资金链断裂,一连串连锁反应让原来风生水起的生意突然陷入崩盘。这不是巧合,而是迟到的代价。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出现类似的情况。前几年,民进党一些高层也被曝出家属在大陆投资、设厂、经营生意,嘴上喊抗中,结果都在偷偷数人民币。 这种“两面人”的操作早被大众看穿。柯建铭不过是其中最“出圈”的一个,毕竟他的政治身份太过鲜明,台面上太过高调,结果自然也更容易成为靶子。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种现象也揭示出一个现实:大陆市场的吸引力是实打实的,不管口号喊得多响,真正要过日子的,终究绕不过经济。 但问题是,有人既想吃大陆的饭,又想砸大陆的锅,这种操作在今天注定是走不通了。柯建铭儿子的商业帝国崩塌。 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了一个信号:搞“台独”不是没有代价的,特别是当这个代价开始波及到个人利益的时候,再嘴硬也没用了。 更有意思的是,随着国际格局的变化,台湾内部的“台独”言论也在经历一轮清洗。美国、日本等外部势力嘴上支持所谓“台湾自由”,但真到关键时刻,谁也不会为“台独”买单。 这点历史早就给出了答案。民进党内部某些人还幻想靠外部势力维持自己的政治地位,但现实已经一再证明,这种幻想撑不了太久。 柯建铭的遭遇,不仅是大陆对“台独”零容忍政策的体现,也是一种政治泡沫破灭的标志。现在回头看,柯建铭坚持几十年的“抗中”立场,最终还是败在了现实面前。 不仅自己名声受损,就连家族的生意也被拖下水。说到底,把政治当成生意,把两岸关系当成博弈筹码,迟早会露出破绽。 搞“台独”不是闹着玩的,尤其是在今天这个信息透明、政策明确的时代,想一边喊口号一边赚钱的“双面人”,注定混不下去。 柯建铭的故事,还没结束,但已经足够说明问题。

0 阅读:78

猜你喜欢

律便利小店

律便利小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