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减负,其实就一句话:让教书的,好好教书 近日,教育部新出的减负八条,密密麻麻写了好多。老师们看了,心里可能都在打鼓:这次,能真减下来吗? 说句实在话,给老师减负,不用搞得那么复杂。我们一线老师要的,真的不多。说白了,就一句话:让教书的,好好教书。 一、先砍掉那些“没用”的活儿 啥叫“没用”的活儿?就是那些花了大量时间,但对教学生半点用没有的事儿。 比如,作业批改记录。 学生哪里错了,哪个知识点没掌握,好老师心里跟明镜似的,全班性的问题肯定要统一讲,个别问题单独辅导。非得再一笔一划抄到本子上,给谁看?除了应付检查,占用备课时间,真想不出有啥用。 再比如,听课记录。 说能提高教学水平,听听就得了。大部分公开课、示范课,那都是排练了多少遍的“表演课”,能学到多少真东西?教学水平是靠自己琢磨、和学生真刀真枪练出来的,不是听几节课就能开窍的。中小学那点知识,只要老师认真负责,真没谁比谁强到天上去,关键是肯不肯花心思在学生身上。 最离谱的是,下载软件、关注公众号、点赞转发这种任务。这就是赤裸裸的商业行为,是有人把老师当成了完成KPI的工具,背后有没有利益输送,大家心里都清楚。这是减负吗?这是加负! 二、别再让“检查”成了“找茬” 有些领导下来检查,那架势,真像老师欠了他钱。背着手,这也不对,那也不行,恨不得把教案里的标点符号都给你挑出毛病来。 可老师们私下里都清楚,这些领导里,有不少当年在一线教学时,就是个“半吊子”。自己课都上不明白,靠着些门路走上领导岗位,反过来就对真正干活的老师指手画脚,摆出一副“专家”的派头。说句不客气的,这不是指导工作,这是耍威风,是辣🐔才干的事。 真正的检查,应该是来帮忙解决问题的,而不是来制造问题、给老师添堵的。 三、晋级,能不能简单点? 职称,是压在老师头上最大的一座山。 现在的晋级,跟“万里长征”一样。条件一大堆,论文、课题、证书……好不容易条件凑够了,光填表、整理材料就能扒层皮。多少老教师,课教得顶呱呱,就是因为不会玩电脑,材料整理得不符合要求,就被卡在外面。 请人代写整理材料,现在市场价都得大几百块。这是逼着老师不但要会教书,还得是个文书专家? 为什么不能简单点,按年限晋级呢? 教了十五年,自动升中级;教了二十五年,自动升高级。让老师们把琢磨材料、找关系的心思,全都放回课堂上,放回学生身上。这才是最公平、最省心、最见效果的减负! 教育部的文件是好的,方向是对的。但我们更希望,好政策能真刀真枪地落到地上。 给老师减负,别搞那么多花架子。核心就是:砍掉无谓的形式,赶走耍威风的“官老爷”,拆掉晋级的“高门槛”。 让想教书、会教书的老师,能安心地站在讲台上,有尊严、有盼头地教下去。当老师只需要操心怎么把学生教好时,我们的教育,就好了。 这,就是最好的减负。 教育 分享今日的感悟 人生感悟


用户10xxx10
那怎么体现指导的环节。能指导肯定有两把刷子。这是把老师从教书匠转变成教育家。没有指导还真不行。老师们也习惯了这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