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 美国参议院又宣布了 11月7日,美国参议院共和党领袖约翰·图恩宣布,当地时间7日要再次表决拨款法案,目标是结束联邦政府停摆危机,这已经是法案第15次站上参议院表决台了。 方案没玩什么新花样,核心就是旧案加塞,拿众议院已经通过的临时拨款案当底子,硬捆上国防、教育这三项全年拨款,还把资金到期日从11月21日往后延到了明年1月。 之前14次都卡壳不是瞎吵,分歧其实特别实在。共和党要砍边境人道主义援助的钱,民主党死保庇护申请流程的预算,两边谁都没给对方留台阶下。 这场景跟2018-2019年的停摆闹剧太像了,那次持续了35天创了纪录。80多万联邦员工没工资还得上班,有人只能靠食品银行凑口粮,国家公园关了门,护照办不了,机场安检都缺人手。 国会预算办公室后来算过账,那次停摆直接砸没了110亿美元。这可不是虚数,是民众办事成本增加、政府服务停摆带来的实打实损失,现在还有人记得排队办护照被拒的无奈呢。 现在参议院席位是51席民主党、49席共和党,法案得要60票才能过。图恩得拉来至少9个民主党人帮忙站队,这才是他捆绑国防、教育资金的关键。这俩领域是两党都认可的共识区,想靠这些硬需求换选票。 可民主党根本不吃这一套,明确说了只要移民开支削减的条款还在,一票都不会给。毕竟庇护政策是他们核心选民的诉求,肯定不能轻易让步。 共和党内部也不是一条心,茶党那边的强硬派骂这延期就是向民主党妥协,觉得没砍到要害,甚至放话要投反对票,这让本就紧张的票数更悬了。 依我看,图恩这招捆绑延期就是缓兵之计,压根没解决核心矛盾。两党都在为明年的大选铺路,移民议题是必争的选票抓手,谁都不想先松口。 就算这次侥幸过关,明年1月还是会陷入同样的拉扯。边境政策的分歧根本没弥合,只是把停摆的风险往后推了俩月而已。 更关键的是,两党博弈的代价全让咱们普通人扛了。真停摆了,食品安检会变慢,灾害救助会滞后,那些靠政府服务过日子的家庭,又要跟着遭罪。 参议院现在的操作,不是在解决问题,就是把问题打包延期。反正大选前没人想背上导致政府停摆的骂名,可民众的实际困境,没谁真的急着去解决。 7日的表决结果决定着政府能不能正常运转,但就算过了,也只是暂时喘口气。这场围绕移民和预算的拉锯战,还得接着耗下去。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