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印度向欧美军工企业转售120吨稀土,此举彻底激怒了中方,印度人感到纳闷,

韫晓生 2025-11-11 10:54:45

[太阳]印度向欧美军工企业转售120吨稀土,此举彻底激怒了中方,印度人感到纳闷,他们是怎么追踪到这批稀土的具体流向?印媒离谱地把这事说成“中方压榨”。美国一直在用关税压榨全球,中方这是反击,真搞不懂,印度媒体明明被西方 百般羞辱,怎么还要跟美国站队!   (信息来源:环球网——财经观察:力求全面自产,印度稀土能“卖全球”吗?)   中国4月出台的稀土出口管制公告,其实早就为这场风波埋下了伏笔。   公告里明确对钐、钆等 7 类关键稀土实施严管,要求进口方签字保证“不用于军事、不转售第三国”,这既是为了国家安全,也是想把全球稀土贸易的规矩立起来。   就在这时,印度企业 Sona Comstar 盯上了这里面的暴利。   虽说印度总宣称自己有600多万吨稀土储量,可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戳破了牛皮。2024 年实际开采量还不到 1 万吨。且他们的精炼技术实在落后,还在用污染严重的“池浸法”,高纯度的稀土磁材全得从中国买。   一边是本土电动车和军工的迫切需求,一边是转售就能赚 60% 的高额差价,这家企业干脆铤而走险,伪造了 30 份 “民用用途承诺书”,谎称120 吨稀土要用到本土电动车生产上,就这么骗到了中国的出口许可。   可这批稀土压根没去民用市场,先绕道马来西亚、越南这些国家,伪装成“民用电机” 洗白身份,最后一部分进了印度军工厂,用来造无畏导弹和苍鹭无人机,剩下的全转卖给了欧美军工企业,一条隐秘的违规链条就这么搭起来了。   印度企业本以为这操作天衣无缝,却没料到中国的稀土溯源系统藏着“火眼金睛”。   这套6 月刚上线的系统,靠物联网标签、区块链存证和同位素检测织成了三道防线,给每批稀土都办了“数字身份证”,从挖矿、提炼到出口的每一步都实时上传,连单个包裹0.1公斤的变动都能盯上。   中方技术人员很快发现这批稀土的流向不对,再通过钕同位素分析一比对,确认就是中国产的,加上多国海关数据互通,整个违规链条被扒得清清楚楚。   这一下,印度人纳闷的“怎么被盯上”有了答案,也让大家看清中国在资源管控上的硬实力。   中方的反击来得又快又准。商务部直接把 Sona Comstar 拉进 “不可靠实体清单”,终身不让它买中国稀土,还立刻暂停了所有印度企业的稀土出口审批,连第三方转购的路子都堵死了。   不光如此,中国还升级了管制措施,出口稀土必须装追踪设备,得提交详细的最终用途证明,还得接受实时监控,甚至把出口和环保标准绑在了一起,一套“全链条管到底”的监管体系就此成型。   面对这局面,印度彻底陷入两难。一边急着推出“国家关键矿产使命”,砸136 亿卢比开发本土稀土,连跟日本签了13年的稀土出口协议都停了,就为优先保自己;另一边又不得不派外交秘书紧急访华求放宽限制,稀土断供已经酿成产业危机。   这矛盾背后藏着真相:印度 85% 的稀土都得从中国进口,短期根本没法摆脱依赖。印度国内,塔塔、马恒达这些车企因为缺稀土直接停产,自研五代机、导弹项目全被拖慢,航天和磁悬浮电机产业更是彻底停摆。   欧美那边也不好过。之前美日澳 “四方联盟” 还想把印度打造成替代中国的稀土基地,这下彻底没戏,欧盟内部文件都不得不认栽,说“印度替代方案”完全失败了。更   讽刺的是,日本之前高价从印度买的 “稀土”,一检测全是中国原产,绕了一大圈还是没摆脱依赖,反而多花了四倍的钱。   面对舆论,印媒倒打一耙,把中方反制说成“压榨”,对自家企业造假的事提都不提;中国则一直守着原则,明确表示管制就是为了不让战略资源流入敏感领域,守住公平贸易的规矩。   这事暴露了印度想在大国之间左右逢源的投机心思,也让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链的核心地位更突出。中国手里的可不只是 90% 的精炼产能,这种差距哪是短期砸钱就能补上的。   如今全球稀土市场都在变,各国都在加大勘探和回收技术研发,但短期内还没法撼动中国的主导地位。中国的管制从不是 “卡脖子”,而是在守护全球供应链的安全。   想耍小聪明挑战规则,最后只会自食其果。大家也看清楚了,不是中国管太严,是印度自己还没学会守规矩。所谓“被压榨”,不过是给自己的投机行为找借口罢了,要是还继续玩小聪明,最后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0 阅读:47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