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了心要灭掉中国?一股可怕力量来了!这回不是美国出手,普京笑到最后。俄乌冲突爆发

沃克笔下趣事 2025-11-11 17:08:04

铁了心要灭掉中国?一股可怕力量来了!这回不是美国出手,普京笑到最后。俄乌冲突爆发三年多,全球车市格局翻了个面,欧洲、日本的车企集体撤出俄罗斯,几乎一夜之间腾出了巨大的市场空白,德国大众、丰田、雷诺等巨头关厂、断供,本土品牌拉达产能又顶不上来。 2021年的俄罗斯车市还是西方巨头的“后花园”,当年全年卖出166.7万辆新车,大众、丰田、雷诺这些牌子加起来占了七成份额,算上所有合资车更是把92%的市场牢牢攥在手里,本土品牌拉达只勉强占了21.04%,完全成了陪衬。 这里面最上心的得属法国雷诺,它在俄罗斯的核心利润占比高达8%,18%的全球销量都靠这片市场撑着,花了好几年把苏联时代的老工厂改造成现代化生产线,一门心思想把拉达的新车型卖向全球,简直把俄罗斯当成了“摇钱树”。 那会儿谁也没想到,一场冲突能让这些巨头连夜打包跑路。 冲突一爆发,西方车企跟着制裁大潮撒腿就跑,动作一个比一个果断。 大众二话不说关了卡卢加工厂,丰田直接永久终止了圣彼得堡工厂的生产,最惨的是雷诺,为了脱身硬是把持有的拉达母公司近68%股份以1卢布的价格卖给俄罗斯政府机构,旗下雷诺俄罗斯业务也只卖了1卢布,加起来2卢布的甩卖价还不如一顿饭钱,光资产减记就亏了22亿欧元,临走前还嘴硬说“这是痛苦的决定”,可实际上根本没得选,零部件断供早就让工厂停摆了。 后面的福特、奔驰也没撑住,福特把合资公司49%股份转手,奔驰干脆把俄子公司卖给当地经销商,连日产都以1欧元的价格甩了工厂,亏损526亿日元也认了。 最夸张的是韩国现代,2023年底把年产能23.4万辆的两家工厂以800元人民币的价格卖掉,直接亏了16亿元,只敢偷偷留个两年回购权当后路。 这些巨头跑路时有多决绝,留下的市场空白就有多惊人,2022年上半年欧美品牌在俄销量普遍跌超50%,丰田、保时捷更是跌了97%,连拉达自己都跌了63%,市场瞬间成了“真空地带”。 有意思的是,这些巨头跑路前还耍了点小聪明,雷诺留了6年回购权,现代、马自达都给自己留了回归的口子,仿佛觉得等风头过了就能回来捡现成。 可他们没想到,这片空白根本没等多久就被硬生生填上了,而填坑的正是那股让西方始料未及的“可怕力量”。 2022年刚乱了半年,俄罗斯最大的汽车租赁公司就发现,中国品牌汽车的销售额已经暴涨了4.9倍,到2023年中国车企在俄销量直接冲到55.3万辆,是前一年的4.4倍,市场份额从19%一口气涨到51%,进口车市场里更是占了92%,把2021年的10%甩得老远。 到了2024年这股势头更猛,俄罗斯全年卖出157万辆新车,中国品牌份额直接突破60%,哈弗以19.06万辆的销量稳坐第二,同比涨了70.6%,市场份额12.1%,成了最受欢迎的外国品牌,旗下Jolin车型一年就卖了8.3万辆。 奇瑞紧随其后卖了15.7万辆,经销商网络扩张到210家,吉利也卖了14.9万辆,长安更狠,同比暴涨122.1%,连捷途、坦克这些品牌都冲进了销量前十,捷途的增速甚至达到294.1%。 俄罗斯这边也很配合,2025年虽然提高了进口汽车关税,但中国车企早靠本地化生产把成本压了下来,更别提还有Yandex这个“神助攻”。 作为覆盖97%俄罗斯网民的生态巨头,它带着车载系统主动对接中国车企,把地图、语音助手这些本地人最常用的功能预装上车,连7000万月活的语音助手Alisa都能直接控制车窗、座椅加热,刚好戳中俄罗斯消费者的需求。 调研显示,47%的俄罗斯人下次买车愿意选中国品牌,67%想了解更多中国车信息,曾经被日韩车垄断的普通市场和欧美车把持的高端市场,慢慢都成了中国车企的地盘。 那些当初跑路的西方车企这下急了,2025年局势刚有缓和就忙着放风要回归,现代一直没断了跟经销商的联系,丰田还在维持售后,雷诺握着回购权等着机会,可回来的路早就被堵死了。 俄罗斯明确说了,想回来可以,得补“入场费”,还得搞本地化生产、技术输出,光建厂还不够,得带动本土产业。 更要命的是,他们曾经的经销商网络早被中国车企占了,经销商们这几年靠卖中国车赚得盆满钵满,哪能轻易换回去。 而且俄罗斯消费者也被“教育”出来了,中国车的智能座舱比老款拉达强太多,价格还比西方车实惠,就算有人吐槽车漆薄,也架不住销量涨得快。 现在再看俄罗斯车市,早就不是2021年西方说了算的局面了,拉达虽然还排第一,但背后靠着中国技术加持,前几名里中国品牌占了半壁江山,普京想要的“摆脱西方依赖”算是实实在在实现了。 那些曾经把俄罗斯当“摇钱树”的西方巨头,如今只能隔着关税壁垒眼巴巴看着,当初甩卖的工厂成了中国车企的生产线,曾经的市场份额成了别人的业绩,这波操作下来,确实没人比普京笑得更踏实了。

0 阅读:1
沃克笔下趣事

沃克笔下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