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当地时间11月6日表示,美国有很多手段可以对付中国,但希望保持稳定。 今年10月,中国扩大了稀土出口控制,美方觉得这是报复他们的新出口管制。格里尔公开说中国官员解释前后不一,一会说国家安全,一会说国际义务。 他把加征100%关税挂钩到中国稀土政策上,特朗普本来威胁11月1日起加关税,但后来通过吉隆坡东盟峰会边会谈,中美缓和了点。 美财长贝森特说谈判进展好,关税威胁没了,休战可能延长过11月10日。中国商务部回应,说稀土管制是合法的,提前通报了美国等国,目的是防扩散,不是针对谁。 格里尔在11月6日的声明,是回应国内压力。国会鹰派推强硬,觉得中国崛起威胁美国制造业。格里尔得展示手段多,比如出口管制实体清单扩展,把几千家中国企业拉进去影响供应链。 还有针对中国造船业的港口费,从10月开始执行,船停美国港得交额外钱。美方说这是反击中国补贴,但中国说这是单边主义。 格里尔一边列这些工具,一边说希望稳定,意思是想谈,但条件得对美国有利。 中美贸易战打这么久,美国对华逆差没真下降,高关税成本大多转嫁给美国进口商和消费者。通胀高企,企业喊减关税。格里尔话里透着平衡,对鹰派说他手段足,对商界说他求稳。 历史看,特朗普第一任期关税战伤了美国GDP和就业,中国则多元化进口,大豆从巴西、阿根廷买得多,现在美国大豆只占零头。 中国最近买了18万吨美国大豆,但那是市场价低时正常行为,不是政治让步。 中国应对越来越稳,从大豆采购看,不把鸡蛋全放美国篮子。巴西大豆产量大,价格稳,中国进口结构变了。美方数据也承认,关税战后美国港口竞争力降,就业受影响。 格里尔声明本质反映美国焦虑,想遏制中国发展,又怕脱钩代价大。政策摇摆,进一退半。中方一贯欢迎合作,但前提平等互利。美方要诚意,得停错误措施。 中美经贸纠缠深,美国手段虽多,但用起来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中国多元化战略成熟,底气足。未来咋样,得看双方诚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