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中美开战,美军将全面轰炸中国?100岁的基辛格早就发出过警告:“美国盟友再多也没有用,一旦中美两国开战,最后参战并站队美国的国家只有三个!” 当百岁外交巨匠基辛格发出这样的警告时,全世界都应该认真听听。这位见证了整个冷战的老人在生命最后时刻说出的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对国际关系现实的深刻洞察。基辛格在2022年10月1日的时候对美国现在的政策发出警告,表示中美一旦开战的话,将导致历史性的破坏。基辛格又呼吁道,中美正站在”悬崖边上”,双方必须从当前的对峙中各自后退一步,让两国关系轨迹发生变化。 亨利基辛格从1923年出生到2023年去世,整整活了100年,这个德裔犹太难民从逃离纳粹迫害到成为美国国务卿,他的人生就是20世纪外交史的缩影。按照现阶段中美关系的发展轨迹来看,双方是有可能随时爆发军事冲突的,这话从基辛格嘴里说出来,分量可不一般。 关于美军全面轰炸中国的设想,基辛格早就看穿了这个军事幻想的荒谬性。现在的中国不是1945年的日本,各种防空系统、反导系统早就构建了多层次防护网。现在不是1945年,中国也不是当年的日本,中国的防空系统可不是吃素的,各种反导系统、早就让美军的轰炸计划变成了纸上谈兵。 更关键的是基辛格那个预言:美国盟友再多也没用,真打起来只有三个国家会站队美国。这三个国家很明显就是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根据现在的国际形势来看,最有可能的是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但即便是这三个最铁杆的盟友,能提供的实际军事支援也相当有限。 英国虽然和美国关系特殊,但现在的英国海军早就不复当年辉煌,当前,英国的海军实力远不如以往,舰船陈旧,兵员不足,根本无法与中国海军相对抗。澳大利亚虽然在”五眼联盟”里很积极,但澳大利亚的军事力量相对薄弱,面对中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其海军根本不堪一击。日本虽然有《美日安保条约》,但任何超越后勤支援的军事行动都需要国会激辩,真到关键时刻能做什么还是个问号。 至于欧洲盟友,欧洲国家虽然跟美国关系好,但真要他们远渡重洋来亚洲跟中国干架,估计都得好好想想。德国和法国的首要关切是调解停战,而不是选边站队。很多美国在欧洲的盟友,不仅在经济上深受中国影响,而且地理上远离亚太地区,介入冲突的动机不足。 基辛格这个判断并非空穴来风。如果中美发生冲突,将迫使其他国家选边站队,这对世界将带来不可想象的严重后果。他深知,在全球化时代,经济利益往往比军事同盟更有约束力。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全球经济深度融合,任何国家都不愿意轻易与之断绝经济联系。 更重要的是,基辛格认识到现代战争的毁灭性。基辛格相信,防止毁灭性冲突的唯一途径是冷静外交。在他看来,人类的命运取决于中美两国能否和睦相处。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留给双方寻找相处之道的时间,只剩下未来五到十年。 基辛格呼吁即将上任的拜登政府迅速采取行动恢复美中沟通渠道,他警告说,否则的话世界将陷入一场堪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这位经历过纳粹屠杀的老人,13名亲属惨死在集中营,他比任何人都明白战争的残酷。 基辛格的警告还有另一层含义。中国的行为始终植根于对自身国家利益和能力的敏锐感知,这与当年的纳粹德国完全不同。中国并非要”统治世界”,而是”想要强大”,这是两个根本不同的概念。 现在的国际形势确实很复杂。基辛格认为,当今世界正处于危险的失衡状态。“我们在部分由我们制造的问题上与俄罗斯和中国处于战争的边缘,我们对如何结束这种问题或它将导致什么发生没有任何概念”。这种失衡不是一天形成的,也不可能一天解决。 基辛格生前最后一次访华是在2023年,那时他已经100岁高龄,但依然坚持为中美关系奔波。他深知,我们正处于一战前的典型局面,双方都没有太多的政治让步余地,任何对平衡的破坏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这位外交大师用他的百年人生告诉我们:大国冲突没有赢家,只有毁灭。美军全面轰炸中国的设想不仅不现实,更是极其危险的。在核武器时代,任何形式的全面战争都意味着人类文明的终结。基辛格的警告不是在制造恐慌,而是在提醒所有人:和平需要智慧,需要妥协,需要理性的外交。 基辛格的百年智慧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外交是避免战争的艺术,而不是准备战争的工具。他关于”只有三个国家会站队美国”的预测,其实是在告诫华盛顿的决策者们——在全球化的今天,没有哪个国家愿意为了虚幻的胜利而承担文明毁灭的风险。你觉得基辛格这个预言准确吗?欢迎留言分享你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