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消息! 11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向记者宣布,美国将不再直接资助乌克兰,转而通过北约供应武器并收取费用。 特朗普这番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背后藏着美国战略的大转弯。他直言美国已经为乌克兰支付了3500亿美元,感觉自己被“剥削”了,现在要把这个烫手山芋扔给北约。说白了,就是“别想再让美国当冤大头,欧洲得自己掏钱买武器送给乌克兰”。 这招“美国出货、欧洲买单”的戏码今年7月就开始了。当时特朗普威胁说,如果俄乌50天内谈不拢,美国就要对俄罗斯实施高达100%关税的二级制裁。结果呢?制裁没见影,倒是把军售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美国通过北约框架,让欧洲国家把钱打进特殊账户,直接购买美制武器转送乌克兰。光是紧急武器需求包就价值5亿美元,总目标更是高达100亿美元。 欧洲人心里明白得很,这就是在给美国军工复合体送钱。德国总理默茨嘴上说着要买“爱国者”导弹给乌克兰,实际上还得看美国脸色。欧洲成了美国的“白手套”,既出了血汗钱,又失去了防务自主权,连武器选择和数据链标准都得听美国的。明知道是坑,欧洲还是得跳——毕竟没了美国撑腰,他们真怕独木难支。 特朗普倒是把生意经念得震天响。“这对我们来说就是做生意”,他当着北约秘书长的面说得理直气壮。美国一边卖武器数钞票,一边还能继续消耗俄罗斯,顺便把欧洲拴在自己的战车上,真是一箭三雕的好买卖。 最惨的还是乌克兰。泽连斯基现在每个月都得低声下气求盟友给10亿美元买武器,和平谈判准备得再充分,也得看美国脸色行事。美国说可以提供情报和防空支援,但前提是欧洲得先派数万部队——这分明是把乌克兰当成了地缘政治的棋盘。 俄罗斯那边倒是淡定得很。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一语道破天机:美国这么折腾“纯属生意”,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反正武器最终都会送到乌克兰手上,谁付钱对俄罗斯来说没差别。 特朗普这场“战略转变”,说穿了就是把援助变成生意,让欧洲掏钱维护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3500亿美元的账单甩出去了,美国的战略负担减轻了,军工企业赚翻了,只有欧洲和乌克兰在默默计算代价。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