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在耍“金蝉脱壳”!很多人以为,荷兰11月6日宣布“恢复供货”是认输了。错了!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1-12 12:37:34

荷兰在耍“金蝉脱壳”!很多人以为,荷兰11月6日宣布“恢复供货”是认输了。错了!真相是,这是“美中谈妥”后,荷兰奉命执行的“障眼法”!声明只字未提“CEO张学政复职”和“解冻资产”,企图用“供应链”换“主权”! 说白了,荷兰 11 月 6 日那声 “恢复供货” 的吆喝,听着像服软认输,实则是套着 “和解” 外衣的障眼法,这背后全是美中谈妥后荷兰奉命演的戏码,每一个字都藏着算计。要戳破这层窗户纸,得先回头看看这场闹剧的来路。 这事打根上就不是荷兰自己的主意。9 月底,荷兰突然掏出 1952 年就该进博物馆的《物资供应法》,像抓壮丁似的接管了安世半导体,暂停了闻泰科技派去的 CEO 张学政的职务,还把股权交给第三方托管,美其名曰 “维护经济安全”。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跟在美国屁股后面干活 —— 就在这之前,美国刚出台 “50% 穿透规则”,把安世这类中资控股企业纳入出口管制,荷兰这波操作就是给美国政策当 “落地执行员”,连美国 6 月提出的 “撤换中国籍 CEO 否则断豁免” 的要求都照单全收。 可荷兰没算到,安世不是软柿子。这家被闻泰收购后从濒临破产干到全球第三的功率半导体企业,东莞工厂扛着全球 70% 的出货量,年发货 1100 亿件,在车规级市场占着 40% 的份额,大众、宝马这些欧洲车企的刹车、安全气囊系统都得靠它的芯片。 中方一出手限制出口,欧洲车企立马慌了神,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警告 “数周内可能停产”,荷兰自己的数百个岗位也岌岌可危,这才把自己逼到了谈判桌前。 等到 10 月 30 日中美吉隆坡磋商一落地,美国暂停了那套 “穿透规则”,荷兰的处境瞬间尴尬了 —— 之前跟着大哥喊打喊杀,现在大哥先歇火了,自己总不能还硬撑着。 于是就有了 11 月 6 日经济部长卡雷曼斯那篇精心打磨的声明,通篇只说 “欢迎中方恢复安世芯片交付”,提了中美协议,提了客户需求,唯独对核心的 “张学政复职” 和 “资产解冻” 绝口不提,这哪是巧合,分明是刻意的避重就轻。 更有意思的是时间线,头一天 11 月 5 日,安世还特意发文否认张学政复职,死死咬着 10 月 7 日荷兰法院的裁决不放,转天荷兰就官宣 “恢复供货”,这节奏踩得比剧本还准。 说白了,荷兰就是想拿 “供应链” 当筹码,换对安世的实际控制权 —— 你先把芯片送来救欧洲车企的急,至于企业主权、高管职务这些核心利益,咱慢慢磨,能拖一天是一天。 这算盘打得精,但也露了怯。安世在闻泰手里可不是吃闲饭的,被收购后营收从低谷冲到 147 亿元,毛利率飙到 37.47%,专利申请量从每年十几件涨到 2024 年的 110 件,账上还躺着 4 亿美元现金,荷兰当初抢控制权,说白了就是想摘现成的桃子。现在桃子没摘到,反而引火烧身,只能玩起 “只谈供应不谈主权” 的文字游戏。 更别提荷兰那套 “暂停接管要看芯片供应脸色” 的说法,简直是把 “耍无赖” 包装成 “建设性对话”。要知道,中方早在 11 月 1 日就放话愿意给符合条件的出口豁免,是荷兰自己抱着 “用供应链换主权” 的心思迟迟不松口。 这种既想当维持供应链稳定的 “好人”,又想攥着企业控制权不放的操作,跟当初拿冷战时期的旧法律当尚方宝剑一样滑稽。 说到底,荷兰这波 “金蝉脱壳” 就是演给外界看的:对内能安抚慌了神的欧洲车企,对外能给美国交差,还能给自己留着谈判的余地。 但纸包不住火,张学政的职务没恢复,冻结的资产没解冻,10 月 7 日的法院裁决还在生效,这些核心问题不解决,再好听的 “恢复供货” 也只是镜花水月。 毕竟大家都看得明白,供应链的稳定是表,企业主权的归属才是里,荷兰想靠偷换概念蒙混过关,未免也太把这事当儿戏了。

0 阅读:5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