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了,机构在收网休息,股民也应该收收心做好防御了,不要总想着进攻赚钱,防守和锁住利润才是自己在股市里长期生存的关键;总有人天天喊着大牛市让你冲,却很少有人告诉你有风险需要兑现利润,更是很少有人可以提前给你提示风险;总有人说我是马后炮,但或许只有我以及经常跟踪我观点的人才知道我我的节奏是什么,我在提示高位科技风险的态度有多么的坚决;总有人跟我去争辩抱团科技知识洗盘,但只有我知道若不能认清洗盘和出货的话,最后亏损的还是那些格局和站岗的人;事实胜于雄辩,人教人或许永远教不会,但是事教人带来的意义会更加的深刻;大盘指数上上下下没有偏离4000点太多,这是上面想要的结果,但是创业板和科创板呢?走出了持续调整的势头,这是机构出货的坚决态度;为什么双创指数走的比大盘要弱势,因为银行保险这些红利权重可以护盘大盘指数,但是像易中天还有算力等抱团科技下跌出货会拖累双创指数;有人说是因为银行的拉升导致市场个股出现普跌的,真相是如此吗?我倒是觉得如果没有银行保险等这些防御板块护盘的话,那大家看到的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场景了,可能是各大指数集体大跌,个股还是普跌。不是因为资金要拉银行导致个股普跌,而是因为那些三季度抱团炒作的科技里的机构资金要出货,所以有些机构要高低切换去避险,某队要利用银行保险去护盘指数,这才是关键。行情好的时候,机构资金也不会去拉银行保险这些啊,比如说三季度指数还有科技大涨的时候,银行不都是持续的回调吗?但是到了四季度就不一样了,因为机构资金要开始收网了,要开始兑现利润休息了,要开始求稳躺平了,于是资金要选择这些高股息红利板块,稳稳的拿股息也不错;但是很多股民散户理解不了,或者说是看不清这样的风格,只会觉得科技是主线就不会调整,只会洗盘不会出货,但资金就是拿捏了一些人的心理,每次的拉高就是诱多出货,总有人敢逆风而上冲进去,总有人会接最后一棒;所以,这段时间我其实一直在劝一些股民朋友,不要总盯着那些炒作过的科技了,不要总是那么执拗了,大家赚点钱其实不容易,大资金都出货了,自己还在硬扛的意义是什么呢?你是觉得自己能够从高位扛到低位然后再等来一轮大的拉升行情吗?难道是主力资金告诉你下一波行情还会拉升你手里炒作过的大科技吗?主力资金每年都会拉升一些主线,但不一定每次都拉升炒作过的那些个股,就好像市场上每年都会有十倍牛股,但每年的大牛股其实都不同,道理就是这么简单。对于现在的行情来说,说实话很难操作,难操作不代表就不操作,该锁住利润的就锁住利润,该高低切换防御就做好防御,甚至该休息就休息,等行情好的时候再进攻也是可以的。前提是自己得守住胜利的果实,保存自己的实力才最重要,很多股民散户追涨的时候是果断的,但是调整下跌被套了往往是几年不舍得割肉,所以也就长时间走不出来。有时候想想,也真的是想要帮助一些人,但无脑听进去话的人不多,想想10月份的时候,我去提示市场风格切换,抱团科技风险加大,大家还都在说我没格局,耽误大家赚钱,现在呢?一个个追涨被套了,一个个抄底在半山腰被动了,一个个跌到不想说话了,后知后觉的醒悟意义还大吗?钱至少是亏了不少。现在我觉得能够看得非常清楚的就是市场整体就是处于一个情绪衰退的阶段,这个阶段不是说完全没有机会,而是资金的持股周期都不长,而且投机属性还很强。半导体,CPO还有算力等高位持续下跌,今天光伏还有电池等赛道也补跌了,这种其实就是高位补跌情绪的影响,那么下一步会影响到什么板块?有色金属会不会出现补跌?煤炭会不会出现补跌?存储芯片会不会也来轮动补跌?甚至这段时间防御逆势上涨的银行,后面也会轮动补跌。因为持股周期都是不长的,稍微涨一些,一旦有了获利盘资金就会兑现离场。所以,大家不要看眼前的上涨就去追,要考虑到持股周期因素,别买了之后就轮动补跌了,到最后还是亏钱。那么比较好的应对就是,凡是近期上涨的这些,如果没来得及上车的,那么就要等下跌的时候再去参与,不要等涨了几天再去追。当然了,如果说你想要选择休息,不去进攻了,我觉得短期这样做也是可以的;如果你闲不住,还想少仓位的去做一做,那么就按照高低切换,风格切换的原则,尽量在防御板块调整的时候去布局。至于像那些科技成长板块,跌多了也会有反弹,但四季度不是主线了,能够想到反弹之后的抛压依旧是不小。点赞,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关注我,时间会给你最真实的答案
年底了,机构在收网休息,股民也应该收收心做好防御了,不要总想着进攻赚钱,防守和锁
理理商业圈
2025-11-12 14:30:07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