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在耍“金蝉脱壳”!很多人以为,荷兰11月6日宣布“恢复供货”是认输了。错了!

亨克孤独 2025-11-12 15:40:23

荷兰在耍“金蝉脱壳”!很多人以为,荷兰11月6日宣布“恢复供货”是认输了。错了!真相是,这是“美中谈妥”后,荷兰奉命执行的“障眼法”!声明只字未提“CEO张学政复职”和“解冻资产”,企图用“供应链”换“主权”!   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11月6日的声明,本身就是一场“政治表演”。就在前一天,荷兰安世还在甩锅准备硬刚到底。隔天政府就突然“松口”。这种“精神分裂”的背后,是阿姆斯特丹接到了华盛顿的“停火令”。它只是在“美中谈妥”的框架下,扮演一个“执行者”的角色。   没人不知道荷兰之前有多硬气,9月底的时候,他们直接搬出1952年冷战时期的《货物供应法》,以“经济安全”为由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不仅剥夺了中企闻泰科技的合法股权,还硬生生罢免了中国籍CEO张学政。当时荷兰方面嘴硬得很,说张学政转移公司资源威胁安全,实际上就是跟着美国的节奏走。   美国这只幕后黑手早就露出了马脚,之前美国把闻泰科技纳入实体制裁,还搞出个“50%穿透性规则”,逼着荷兰更换安世的中国高管。荷兰甘愿当枪使,本想借着美国的威势打压中国芯片产业,没料到自己先掉进了坑里。   反观中方从一开始就没慌过,闻泰科技2019年花了340多亿元真金白银,合法收购了安世半导体。从法律上讲,这家全球车规级芯片巨头早就是中企的全资子公司。荷兰断供后,安世中国迅速切换本土供应链。东莞基地一年能产五百多亿颗芯片,临港晶圆厂也稳定量产,断供的缺口很快就补上了。   荷兰这边可是焦头烂额,安世全球近八成的成品制造能力都在中国。荷兰总部手里的专利和半成品,必须送到中国做封装测试才能变成商品。断供之后,荷兰晶圆厂开工率暴跌,半成品堆得像山却换不来钱。欧洲车企最先扛不住,德国大众单日因缺芯损失惨重,宝马的芯片库存只够撑两周,奔驰直接停了部分车型生产。   更让荷兰难受的是中方的精准反制,稀土出口管制直接戳中他们的要害。光刻机生产必需的镨钕、铽等元素供应受限,ASML公司的EUV光刻机产能都跟着下降。安世中国还宣布所有交易用人民币结算,大众、宝马这些车企二话不说就签约。荷兰原本想掐中方的脖子,结果把自己的手给崴了。   而美国的态度转变才是荷兰松口的关键,10月底中美谈妥后,美国暂停了那项“50%穿透性规则”。没了美国的撑腰,荷兰哪里还有硬刚的底气。卡雷曼斯的声明里只字不提这些背景,光说“收到中美两国通知”,刻意弱化美国的主导作用。   最让人看清真相的是声明里的漏洞,通篇下来,没有一个字提到让张学政官复原职,也没说要解冻被冻结的资产。荷兰嘴上说要“归还管理权”,实际上还攥着股权托管权不放。他们想玩个小花招,让中方先恢复全面供货,自己再慢慢谈其他条件。   中方早就看穿了这套把戏,商务部明确表态,没见到荷兰在停止侵害中企权益方面的实际行动。现在恢复的供货,仅限民用芯片出口,而且直接由美欧企业向中国商务部申请,从中国工厂直接提货。等于把荷兰总部变成了个摆设,他们想拿捏供应链的算盘彻底落空。   荷兰这波“金蝉脱壳”玩得并不高明。他们以为用“恢复供货”就能换得主动权,却忘了核心问题一个都没解决。张学政的复职、资产的解冻,这些才是事件的关键。现在的局面很清楚,荷兰要是不拿出实际行动,光靠嘴上喊“建设性会谈”根本没用。   安世风波也让大家看清了一个道理。半导体供应链的话语权,从来不是靠抢总部就能得来的。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产能,这才是最硬的底气。荷兰想借着美国的威势搞小动作,最终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接下来就看荷兰怎么表态了。是真的纠正错误,归还中企的合法权益,还是继续耍小聪明拖延时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方不会接受任何不平等的条件。想要真正解决问题,荷兰必须拿出诚意,而不是搞这种遮遮掩掩的“障眼法”。  

0 阅读:0
亨克孤独

亨克孤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