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驻澳大利亚大使山上信吾昨天在社交平台发文称,侮辱日本等同于宣战! 日本外务副大臣船越随即要求召见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并宣布将中国驻大阪总领事薛剑列为不受欢迎的人,予以驱逐。 长久以来,日本在面对自身历史时选择回避甚至扭曲事实,靖国神社供奉的包括多名二战甲级战犯在内的牌位,仍不断吸引高官和退役军人前去参拜。 2024年更有自卫队前高官被任命为靖国神社宫司,其象征意义不言自明,而当外界质疑集体参拜行为时,官方一律淡化为“个人行为”。 与此同时,日本教育部门通过的新教材,把“慰安妇”称作拿报酬的职业,这一改动直接否认了1993年“河野谈话”中对罪行的承认,这种对历史的重新包装,目的就是让日本下一代在被动接受单方面的叙事中,忘记侵略与罪行的事实。 这种历史观塑造出的现实政治,就是今天的强硬发声,高市早苗政府大幅提升防卫预算,五年内砸下43万亿日元,并试图突破军费占GDP的长期上限。 为了筹资,消费税和烟草税都在上涨,这些钱将用来购入500枚美国“战斧”导弹,研发第六代战斗机和高超音速武器,日本一些军事专家还公开鼓吹要具备针对中国舰队的多重打击能力,这些计划明显超出了所谓“防御”的范畴,指向的是真正的备战意图。 在这种外向的强硬之下,日本内部的冲绳问题却愈发尖锐,冲绳面积仅占日本0.6%的国土,却承担了超过七成驻日美军基地的负担。 自从1879年琉球王国被吞并并改为冲绳县,当地文化逐渐被压制,琉球语被禁止,信仰被抹去,如今,美军在这里留下了数千起刑事案件与交通事故,恶性案件屡见不鲜。 今年甚至发生了美军醉酒殴打和性侵当地居民的事,。然而,日本政府对此不是视而不见,就是敷衍了事。 多年积累的压抑,让冲绳身份认同开始回归,调查显示,41%的冲绳人明确表示自己是“琉球人”,这一比例十年来大幅上升,独立团体甚至将诉求提交到联合国,一个在对待自己原住民问题上暴露歧视的国家,却在国际上指控他人“侮辱”,本身就呈现出极大讽刺。 日本的外交更是呈现明显的双重标准。面对中国,日本频频炒作“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暗示军事介入,态度强硬;而面对俄罗斯的南千岛群岛问题,却格外谨慎,小心翼翼避免激怒俄方。 这种“只敢对特定对象硬”而对另一些对象低声下气的行为,充分暴露了其投机性和选择性。 事实上,这类外交高调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转移国内的矛盾,高市早苗内阁的支持率已经降到16.6%,反对扩军的游行在东京等地不断出现,全国有近90万民众联署要求削减军费,将资金投入教育和民生建设。 冲绳的独立呼声和本土的反战情绪,让政府感到压力,使得外部造势成为缓解内部紧张的手段。 在这种背景下,山上信吾的“宣战”言论更多是一种针对国内的政治表,。一个能容忍外国军队在自家土地上作威作福、能任由教科书篡改历史、允许高官参拜战犯的国家,却无法容忍别人指出其历史真相和歧视行为,这样的选择暴露了虚弱的内核和双重的标准。 正视过去,才是让未来避免重蹈旧路的唯一途径,日本如果真在意国家的声誉,就该停止碰瓷外交,修正对冲绳的压迫政策,放弃扩军和干涉他国内政的企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