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压力已经全部砸在莫迪头上了。新德里红堡地铁站自杀式爆炸事件,已经激发了印度疯狂的民族主义,几乎所有的印度人都在叫嚣要报复。 红堡不是普通地标,它是印度独立后升起第一面国旗的地方,也是列入世界遗产,是印度的象征。 可偏偏爆炸就在这里发生,最近一辆轿车瞬间被炸成火球,周围的汽车和三轮车也化为焦架,十二人当场死亡,二十多人受伤,这场袭击不仅是暴力事件,更被看作是对印度尊严的公开摧毁。 印度媒体反应极快,在官方还没调查清楚前,就把矛头指向克什米尔的乌马尔,并宣称他与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军”有关,还爆出同伙藏有三千公斤炸药的消息。 这些指控迅速加剧了印度公众情绪,本就强烈的民族主义如今彻底沸腾,街头到网络全都是要求政府强硬反击的声音。 民意的汹涌,让莫迪的处境格外危险。2019年普尔瓦马袭击事件中,他曾在第一时间下令越境空袭巴基斯坦,尽管从军事效果看并不成功,但那一年的选举,他却因此赢得了压倒性胜利,凭借这种“强硬”标签巩固了统治。 如今情况不同,2024年的选举让他的执政联盟席位下降到290个,明显弱于上次的优势,反对党趁机攻击政府的安保失职,认为爆炸已过去18小时却无明确回应,这种质疑如果不能被压住,可能在政治上掀翻莫迪。 印度军方的态度也不可忽视,自上次空战失利后,印度军方一直想找机会雪耻,这次袭击被视为重新证明实力的契机。 印军进入全面戒备,一些媒体甚至呼吁启动“辛杜尔行动2.0”,意在再次打击巴基斯坦,如果莫迪在这个节点选择克制,势必会失去军方与民众的双重支持。 国内经济状况同样让他急于寻找外部矛盾来转移注意力。通货膨胀、不断攀升的失业率和反对党的攻击,都让一次军事行动变得更具吸引力。 在印度这样的政治环境中,拖延调查意味着民意的迅速冷却,甚至会被贴上“无能”的标签。2011年德里高院爆炸案就是例子,政府半年后才抓到凶手,却在公众口中背负了长时间的批评。 巴基斯坦的爆炸案更让局势恶化,巴方指责是印度支持的组织所为,两国关系瞬间紧绷。此时如果表现出软弱,会在舆论和心理层面全面失势。 在印度,安全事件从来不仅是安全问题,更是一张政治牌,莫迪与民族主义情绪的绑定,是他连续执政的重要原因。 此次红堡爆炸无论真相如何,他都必须给出强硬表态——可能是边境炮击,也可能是军事演习——但必须迅速行动来稳住局面,拖延只会让民潮、军方和反对党联手将他逼到政治悬崖。 现在,莫迪已经没有退路,唯一的问题是他会选择一次有限的冲突,还是直接升级对抗。但无论如何,这场回应已经不可避免,且必须马上开始。

用户72xxx42
中国的边境想要安宁是不可能的!我们西方反华势力必须让印巴再冲突起来才能牵制消耗中国的精力,绝不能再让中国安静的发展了!
不吃蚂蚁蛋 回复 11-13 01:58
这也太明目张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