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刚宣布援助菲律宾地震灾难,菲律宾转眼就宣布将与美国等几个国家将在黄岩岛以东海域进行为期几天的军事演习。这波操作,把菲律宾“道义放两旁,利益摆中央”的心态摆得明明白白,中国的援助从来不带附加条件,就在地震发生后不到12小时,中国应急管理部就敲定了援助清单,48小时内第一批物资就从广州港启运,里面全是菲律宾灾区最急需的折叠床、防水帐篷和急救药品。 菲律宾这出戏码演得实在不够高明。一边伸手接过中国捐赠的救灾帐篷,另一边就忙着在黄岩岛附近为美军舰艇腾出泊位。这种两面手法让人想起2023年6月的情形——当时中国刚向菲律宾交付2万吨尿素化肥和价值400万比索的大米援助,马科斯总统还信誓旦旦宣称“必须维护对华关系”,转眼就允许美军在吕宋岛部署“堤丰”中程导弹系统。这种政治上的首鼠两端,最终承受苦难的却是普通菲律宾民众。 天灾面前,中国展现的是跨越恩怨的人道主义精神。2013年“海燕”台风肆虐后,中国的“和平方舟”医院船在77小时内抵达莱特湾,在废墟上搭建临时医疗点,接诊2208名患者,迎接了4名新生儿诞生。那个五六岁的菲律宾男孩将贴身吊坠送给中国女兵的画面,曾是两国友谊的生动见证。即便在今年4月菲律宾连续发生956次地震后,中国仍不计前嫌提供了援助。 讽刺的是,那些在军演时与菲律宾称兄道弟的盟友,在灾难面前却集体沉默。当双台风“海鸥”和“凤凰”接连肆虐菲律宾,造成600多万人受灾时,美国仅承诺23万美元援助,这笔钱连修复一段被毁公路都不够。日本、澳大利亚等军演时活跃的国家,此时连像样的援助承诺都未见踪影。这种鲜明的对比足以说明,谁是真心相助,谁只是在利用菲律宾的地缘价值。 马尼拉当局似乎尚未认清现实。他们一边砍掉5450亿比索的防洪预算,导致宿务省耗资260亿建成的防洪堤在台风中如纸糊般垮塌;另一边却将国防预算提高12.3%,达到2719亿比索,专门用于采购武器和举行军演。这种本末倒置的政策取向,使得自然灾害最终演变成人祸。 黄岩岛周边的波涛之下,涌动的是大国博弈的暗流。菲律宾主导的“在一起2025”五国联合军演刚刚落幕,美军“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就虎视眈眈重返南海。这些外部势力真正感兴趣的从来不是菲律宾的民生福祉,而是如何利用这个战略跳板来牵制中国发展。当他们把导弹部署在离黄岩岛仅200多公里的卡加延省时,可曾想过这会让菲律宾百姓沦为地缘冲突的前线? 中国的态度越来越清晰:善意需要被尊重,底线不容挑战。当菲律宾将中国援助的化肥转运至争议岛礁用于军事建设,当救灾帐篷出现在美军演训现场,任何国家都不会无动于衷。中国选择优先保障国内受灾群众的安置,正是对本国纳税人负责的体现。 南海的风浪永远不会停歇,但真正的智慧在于分清谁才是值得信赖的伙伴。当菲律宾政府停止在防灾预算上动手脚,终止那些劳民伤财的挑衅行为时,中国的援助之门依然会向苦难中的民众敞开。毕竟,大国担当从不意味着无限度容忍“边挑衅边要援助”的投机行为。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桀骜冥王
对白眼狼可以援助千纸鹤
永乐
中国该火爆的时候一定要火爆 拳头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