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若介入台海会有何后果?日本若果真介入台海,有三种结果: 第一个被砸晕的肯定是它自己的经济盘子。 要知道日本经济是出了名的“靠中国市场续命”,2023年数据摆在那儿,日本对中国的出口额占它总出口的17.6%,进口额更是占到22.2%,中国连续十几年都是它的最大贸易伙伴。 日本那些撑场面的大企业早就把根扎进了中国市场,松下、丰田这些巨头,在中国的工厂、研发中心和销售网络加起来值几千亿,中国日本商会的调查显示,56%的日资企业都计划维持甚至增加对华投资,只有不到1%的企业敢说要撤资。 2012年钓鱼岛事件时,日本只是鼓噪了几句,日系车在中国的销量就直接腰斩,丰田单月销量跌了40%,现在要是真介入台海,比当年严重一百倍的反制只会来得更快更狠。 中国市场一收紧,日本的汽车、电子、精密机械这些支柱产业就得集体“感冒”,要知道2023年中日贸易总额有3180亿美元,相当于日本全年GDP的6%,这么大一块蛋糕要是没了,日本经济那点可怜的复苏势头立马就得被打回原形,说不定比1990年代泡沫破裂时还惨,到时候岸田政府怕是连民众的抗议都压不住。 经济上被打残还只是开胃菜,军事上的亏会让日本更疼。 别看日本2023年把防卫预算提到了6.8万亿日元,连续11年涨军费,可这点钱在解放军面前根本不够看。 日本自卫队总共就那点家当,现役人数连中国一个战区的兵力都比不上,所谓的“精锐”自卫队,其实连真正的军队都算不上,武器装备看着先进,实战能力却没经过检验。 反观中国,光是2022年佩洛西窜访时的环岛军演,就出动了上百架战机、数十艘舰艇,实弹射击直接把台海围成了“内海”,火箭军的导弹精准落在台岛周边海域,这种威慑力日本怎么比。 日本最拿得出手的反潜能力,在解放军的核潜艇和隐身战机面前,跟纸糊的差不多,真要是动手,日本那些分散在88个基地里的驻日美军,3.5万兵力还没来得及反应,就可能被火箭军的火力覆盖。 更有意思的是,日本总觉得抱上美国的大腿就万事大吉,可历史早就证明,美国从来都是把日本当棋子用,用完就扔。 1985年的广场协议就是最好的例子,为了美国的贸易利益,日本乖乖听话让日元升值,不到三年日元兑美元涨了一倍,直接戳破了日本的经济泡沫,让日本陷入了“失去的二十年”,对外净资产的汇率损失就高达3.5万亿日元。 现在美国喊着“美日同盟”,其实就是想让日本当对抗中国的前哨,2024年美日重组驻日美军司令部,搞什么联合指挥,说白了就是把日本绑得更紧,一旦日本介入台海引发冲突,美国只会让日本先冲上去消耗,自己躲在后面捡便宜。 真要是局势失控,美国绝对会像当年抛弃南越那样抛弃日本,到时候日本面对的就是中国的全面反制和美国的冷漠旁观,这种“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的滋味,日本要是忘了,广场协议的旧账可以好好翻翻。 日本总想着在台海刷存在感,无非是觉得自己是“地区大国”,可它忘了自己是二战战败国,和平宪法还拴着它的手脚。 真要打破现状介入台海,首先在国际上就站不住脚,周边的韩国、菲律宾这些国家,本来就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心存戒备,一旦日本动武,只会把这些国家推到中国这边。 而且日本的能源和粮食都依赖进口,海上生命线全靠中国周边的海峡,真要是冲突爆发,中国只要稍微收紧海上通道,日本的石油和粮食供应就会断档,到时候国内的混乱程度可想而知。 那些在华的5万多家日资企业,要么选边站要么关门大吉,1300多亿美元的在华投资可能血本无归,这种损失不是日本能承受的。 说到底,日本介入台海就是一场赔本赚吆喝的买卖,经济上会被中国市场的反制打回原形,军事上根本不是解放军的对手,政治上还会沦为美国的弃子。 它那些所谓的“防卫强化”,在绝对的实力差距面前不值一提,2023年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依赖度比中国对日本的高了好几倍,这种经济上的不对称,注定了日本只要敢动手,最先疼的就是自己。 广场协议的教训还没过去,要是再在台海踩红线,等待日本的只会是比“失去的二十年”更惨的结局,毕竟现在的中国早已不是1931年的中国,日本要是拎不清这点,最后只会把自己的国运都赔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