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夏,解剖室的医生剖开一具遗体的瞬间,手里的器械顿住了,这人的五脏六腑里,密密麻麻全是肿瘤,胸腔里那个甚至比心脏还大,连骨髓里都没能幸免。 他叫罗建夫,没名气、没光环,甚至在家人眼里,他都算不上合格的丈夫和父亲,一家四口挤在10平米的小房子,单位分的新房让给了年轻人,工资全贴进了科研,眼里似乎只有冰冷的机器。 可就是这个“不称职”的人,手里攥着中国航天的“命根子”。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国外技术封锁,连张参考图纸都没有。罗建夫带着3人的小团队,硬生生啃下了“图形发生器”这块硬骨头。导弹、卫星的精密图纸全靠它,这一搞,就为国家省了上亿经费! 没人知道,这6年里最关键的最后4个月,他是在癌症晚期的剧痛中熬过来的。拿到诊断书时,他没告诉任何人,只平静地问医生“还能撑多久”——项目到了冲刺阶段,他不敢停。 疼得站不稳,就拄着拐杖守在机器旁,手抖得握不住螺丝刀,就咬着牙硬扛,整夜睡不着,就大把吞止疼药。同事见他脸色惨白、汗透衣衫,劝他去治疗,他只摆摆手:“国家花了钱,我不能半途而废!” 他心里装着的,从来不是自己的小家。家人或许有过抱怨,觉得他忽略了陪伴;同事看他硬撑,又心疼又敬佩;医生得知他的事迹后,红了眼眶,换任何人,早被这剧痛击垮了。 最终,中国第一台图形发生器成功问世,可罗建夫却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他的遗物里没有存款,只有写满公式的笔记本和磨得发亮的工具。 原来真的有人,愿意把自己活成一束光,在没人看见的地方默默燃烧。罗建夫用生命告诉我们,真正的伟大从不是声名显赫,而是危难时挺身而出,把国家的需要看得比生命还重。这份赤诚与坚守,远比任何光环都更动人。

我心如水vivo
人民英雄!一路走好!
用户14xxx07
不能寒了英雄心
窗外不归的雲
再问一句:好人有好报吗?
用户17xxx14
罗建夫,民族英雄![祈祷][祈祷][祈祷]
用户10xxx86
这种事儿,单位应该感到羞耻!有什么可说的!
风灵无畏
英雄模范!
方天画戟
这位科技之星,在我们心中永远不会陨落!
字典是我家的
亏了家人
Alim
当年全国学习的榜样,和他齐名的还有蒋筑英。那个时代的名人!
宏悟
致敬,英雄科学家,中华脊梁。
awing
伟大的人
蜕却一身浮华
英雄[点赞][作揖]
用户10xxx46
英雄千古